春暖冰雪融,潮平兩岸近,在大陸福建全力推動建構海峽西岸經濟區之同時,我們還是認為對岸再擴大、落實兩門、兩馬先行區,才是最直接、有效益的做法。
小三通今年走入第八年,雖然我中央政策緊縮,但在金馬地方往返頻繁、互動熱絡,以及建立信賴基礎下,已有所突破,不過,距理想目標仍有很大差距。
在二○○四年,對岸提出海峽西岸經濟區構思,吸引不少台商如電子、食品、機械等企業設廠,同時,農業交流合作平台也擴大通路,也為兩岸大三通作了探路,可是兩岸政策及意識型態差異,還是無法完全打開。
兩門、兩馬、金泉、澎泉直航航線正式成為密切聯繫兩岸通道,最重要的是需落實經貿、旅遊平台。
以近五年的統計,福建與金馬澎地區通過海上直航往來的人員,從二○○二年的六點一萬人次增加到二○○七年的七十七點八萬人次;年貨運量也從最初的幾萬噸不斷迅猛增長,五年直航客運量突破二百六十萬人次,海上直航航線成為兩岸最省錢、最便捷的黃金通道,也成為大陸對台客貨往來最頻繁通路。
人員出入現已非常方便,只是對象範圍兩岸都在約束,以去年金馬澎遊,去年曾是三年累計數一倍,可是對岸來的遊團仍有限,以雙方相比,亦相差懸殊。馬祖遊斷斷續續,最近,福州市也同意每月三百人,基本上,人數太少,我們希望對岸在報名對象及範圍上放寬,給予大陸人士自由參加,不必在層次上有所區隔,這樣出團的機會、頻率也會相對拉高。
貨運部分,我方管制有放寬,但品項範圍仍是不符需求,對小三通互通大打折扣,其意義、功能也不強。
口號喊得震天價響,沒有落實、擴大,它還是原地踏步,縱然有所改變,其前進腳步緩慢,使得小三通實質功能無法發揮,這也是八年來最可惜的事,不但小三通機會流失,也流失了發展契機。
兩岸合作 先擴大、落實小三通模式
- 200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