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竿上腰山營區改頭換面做起

  • 2008-03-07
 金馬脫不掉軍事歷史背景,也抹不掉這場記憶;在褪掉軍事色彩之後,不論是營區或工事,對金馬旅遊都是可再利用之活化資源,尤以曾在此服役的弟兄及家眷最為嚮往。
 常常在地區散步的民眾近來可能發現南竿上腰山廢棄營區已經「改頭換面」了,縣政府環保局自今年一月初開始,清理國防部已同意移撥的舊營區,範圍多達一公頃餘,內含步道、石階、空地及十四棟的廢棄軍舍,讓清潔隊員煞費苦心,經過近二個月的整理,開始呈現舊貌。整理出的舊營區,石梯旁邊生鏽的欄杆,正透露著歲月的痕跡,每一棟的廢棄軍舍中,到底藏著什麼故事,也許是將來馬祖推動觀光的資產,可寫下一頁頁的故事。
 金馬旅遊資源的開發,因軍事歷史背景映照,營區開放、射擊觀賞、坑道利用、據點釋出等,都是觀光人氣的賣點,所以,不管未來戰地色彩淡化,這些軍事景點的型塑、氛圍的營造,有待國防部再主動的促成,以補償金馬過去半個世紀的付出與貢獻。
 坑道開發利用,金門規劃碉堡為旅遊景點,因碉堡密度高,也曾辦過碉堡藝術節,外界反應不錯。馬祖除碉堡之外,坑道也是絕佳的再利用景點。我們期待軍方在裁減兵力之後,釋出一、二個坑道交予地方做整體規劃,如住宿、展示館或是咖啡館。海防據點釋出,有人說馬祖最美的點都在海防據點,目前廢置很多,如釋出的話,經由公部門加以規劃,委外做經營,不但賣的是氣氛,而且賣的是海天一色。
 軍事觀光規劃應由點至線而面的漸進式規劃,最後到全島的公園化規劃。過去是以部隊撤離後,釋放定點的開放發展觀光,屬於隨機的、隨興的,沒有太多的主題,也無法創新;客人到了一個點以後,又上車而換另外一個點去參觀,沒有位置、方向、主題的概念。
 以面的方式整體規劃開發,在軍事公園內整體考慮閒置陣地的規劃方向外,軍事公園的理念是將有特色的岬角、海岸、沙灘、聚落、水域等,經過串聯而形成一個軍事公園區,在實質規劃時,每一個陣地內,只能原樣維修與整修,回復其歷史原樣。陣地內如果面積廣闊,則可以視情況改鋪步道、內外部粉刷,戶外僅能規劃無頂的眺望台與座椅、廣場等,內部的壕溝等一律回復原狀。工事內可適當的規劃餐廳、體驗營、咖啡廳等,其他的生命力就要靠美麗的創意來襯托了。
 國軍自實施精實案以來,兵力大幅裁減,民間生計受到重大衝擊,加上觀光旅遊受限交通、景點等因素,施展也是十分艱苦。國防部對兵力裁減影響民間生計雖無振興的責任,但是過去五十年來金馬為軍事而付出的犧牲,在情理上也應有所輔助,而這個輔助對國防部來說並不棘手,只是重視程度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