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應多給予馬祖建設一份關懷度

  • 2008-03-15
 以地方建設經費需求,我們要的不多,在中央財政吃緊狀況下,也不會獅子大開口,完全就實際需要提出爭取。兼任福建省主席的政院秘書長陳景峻掌理省府後首次抵馬訪問,送了二份大禮-新臺馬輪建購取消地方配合款及中三通已完成規劃,近期內可正式實施,我們期待早日正式定案,並進一步期盼地方政府所提二十項建設,能予延續推動落實。
 我們要的不多,地方政府在政院秘書長兼省主席來馬祖訪視座談會,縣長陳雪生就地方需求提出二十項迫切亟待解決事項,總金額不到十八億,對中央來說,並不是太大負擔。
 地方政府所提的二十項十七億二千餘萬元建設案中,最主要是「新臺馬輪」及福澳浮動碼頭的建造,佔了近十四億,等於說,交通建設改善及增添還是馬祖最關切的事。
 以台灣島內一項大建設,零頭都比十七億多,固然,中央總預算著重平均分配,但外島有它的需求及困難,我們希望中央政府多給予馬祖關懷,早點解決馬祖行的問題。
 除了南北機場需專案改善外,新馬輪也是重點要求,以海島的區位,不論是聯外輸運或是旅遊發展,客貨兩用輪是不可缺的交通工具,尤以先天地形,空運場站設施連帶受限,船舶的性能、功能、效能是大眾運輸擇定時首要考量的選項,建購新臺馬輪就是如此,不但力求平穩、舒適,更要求節速、抗浪,符合地方實際需要,在地方配合款可以取消之後,我們更希望建購案加速定案。地方政府爭取也從不打烊,由委外規劃、評估至方案出爐,其目的是有所依據,供中央參考規劃。
 再者,金馬小三通八年試航,現今最佳續航就是擴大範圍、項目(也即所謂中三通),目前技術面已不是難題,而問題在於政策面,其實,關鍵是意識型態牽絆;我們不敢奢求全開,只要再適度拉開範圍,不但符合小三通精神,也不失主權立場及安全。在「人」的方面,讓台灣本島所有民眾都能經由金馬往返中國大陸取代目前的「港、澳」。在「貨」的方面,能開放貨物經金馬「中轉」兩岸,讓金馬能取代日本「石垣島」。
 最後是此次省主席來訪,地方提出地方建設十七億多,扣除重點近十四億,剩下三億多;平情而論,民進黨政府近七年來,補助經費並沒有少,我們進一步期待政院能予列入撥助規劃,逐項或分年撥助給予協助,以解決地方多年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