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機北降,到北水南運、南電北送,南、北竿以近距離相隔,不但資源可以共享,也節省再開發支付;雖然,南北大橋沒有架起,而那無形的橋已在兩地鄉親心中搭起,我們未來還是要有做大橋的心願,就算是夢、是想,總是多了一份期待。
以水資源而言,南竿近年來均受缺水之苦,嚴重缺水時,需仰賴外部水源挹注,惟運水計畫在考量運水支援時效及成本原則下,依經濟部核定之「公共用水缺水等級及限水措施」,採行優先調度縣境內水源支援缺水地區,以有效運用水資源,惟各鄉供水區域所取用之水源均需保持一定安全存量,於不影響供水情況下,再行分配支援缺水區域,是以依此辦理自北竿運水到南竿計畫。
當然,大前提不能影響北竿供水,依照調查資料,除蓄水量在安全範圍內之外,海淡廠造水也是一大來源。為了因應北水南運,去年的管線就已完成,真正可需要時即可啟動。
以南電北送來說,為因應馬祖開放觀光、商港擴建與機場,以及實施小三通後之電力成長需求,特別推出「珠山計畫」,興建一座現代化之發電廠,民國百年之後,基本上用電會缺乏。
這座電廠開工,雖然過程有波折,但在各方配合下,相當順利,依電廠興建進度,四部機組完成裝運後會立即進行第一部機組的裝設,預定今年七、八月就可以完工發電,剩下三部機組將以每兩個月裝設一部的方式,陸續加入發電行列。
有了珠山電廠,解決南竿大幅成長電力,也可解決北竿未來電力需求,不必再擔心缺電,以及擴建電廠的困擾。
除了水、電之外,南北機場未來在規劃方案出爐,尋求最佳的解決方式,北竿機場可以先改善,對南北發展都是有利。所以,未來將是不分南、北,共同升級馬祖發展。
從北水南運、南電北送之合一思考
- 2008-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