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套程序有助提升飛航率

  • 2008-03-29
 民航局針對北竿機場另外設計第二套進場程序,這套程序已經通過民航局的飛測,二十六日下午並由實際飛航馬祖的立榮公司進行再次的確認,最快四月開始公告運行。新程序雖然把能見度標準提升到四千八百公尺,但相對也把雲幕高降低到八百呎。兩套程序對於馬祖機場最有意義的在於「變通」的思維,過去多年我們一直尋求機場的改善之道,卻被限制在一個呆板的觀念裡。這也說明天下沒有解決不了的事,就看方法對不對。
 現行北竿機場的起降標準是能見度三千二百公尺,雲幕高一千三百呎,新增的進場程序將能見度標準提升到四千八百公尺,雲幕高則降低到八百呎。表面上看來好像是能見度跟目視機場差不多,但雲幕高則大幅降低到八百呎,能見度好,但雲幕不高的天氣在馬祖可能不會多見,但有了這套程序等於是多了一項選擇,也多了一些機會,對於現階段機場尚未改善以前的使用率而言,多少有些幫助。
 空中交通對馬祖的重要性不可言喻,縣府委託神通公司的改善評估報告即將問世,到時候我們會知道兩座機場要怎麼改善,要花多少經費等,這是一項十分專業的評估,我們期待內容對馬祖有所幫助,讓地方政府及民眾有依循及期待的目標。評估結果之後,問題又要開始面對,經費的來源是一個大問題,雖然各界期待的馬英九先生順利當選總統,落實機場改善的行程與機會增加,但地方各界為此還是要先建立共識,要走那一條路,對馬祖的長遠發展才最有幫助,這是一個要設法「變通」的思維。
 北竿機場的第二套進場程序出爐印證了「山不轉路轉」這句話,馬祖機場的地形不佳是事實,卻也不是全世界最糟糕的機場,要如何改善,相信顧問公司會有一套方法,只是多少錢的問題。現階段在中央政府預算吃緊的大前提下,新政府願不願意花錢與地方的共識有很大的關連;我們的需求與誠意要讓中央了解,縣長陳雪生表示,馬祖在民國八十一年前戰地政務時期偏重國防建設,之後民生基礎建設大致完成,今以觀光立縣,而再好的地貌景色,沒有交通促成,一切努力等於白費。馬英九先生選前訪問馬祖時,也向馬祖鄉親報告將來要朝觀光發展的方向是正確的,這表示馬祖海空交通改善是當務之急。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的交通沒有澈底解決,但也不可否認是在改善與進步中成長,時間與金錢的累積,希望也能把經驗做累積,過去做不對的地方要設法改變,自然可以找到更加正確的方向。從北竿機場第二套程序出現,我們可以看到未來馬祖空中交通持續朝改善的方向是不會變的,民眾對地方的前景也要有信心,相信交通改善之後,馬祖在觀光及三通方面會有更突破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