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馬祖莒光海域走了土匪(大陸漁船)來了強盜(僱用大陸漁工本地漁船),海洋資源面臨空前的掠奪浩劫。的確,這個存在已久的問題需要有關單位用心面對,僱用漁工的船隻該在那裡作業?相關法律自有規範,只是這個問題的背後突顯馬祖漁民及漁業生存的坎坷路。在全球漁源枯竭的前提下,各地漁民都在搶奪有限的漁源,不讓自家人捕,最後還是到別人的網中。我們除了致力有效節制濫捕的因應措施外,推廣養殖已是未來必行之路。
馬祖海域的魚是一年比一年少了,兩岸三地的漁船在這僅存的好漁場你爭我奪,大家為了養家活口,能夠下網的地方一個也不放過。還能捕多久?這是每一位漁民共同的疑問,為了提供足夠的食物來源,世界各國都致力在推廣養殖業,這種比較能夠操之在我的生產型態,近年來在各方面的技術已經相當的純熟;馬祖四面環海,養殖業是大有可為的。
馬祖地區海域極為適合發展水產養殖,而與馬祖一水之隔的大陸連江縣,亦是中國大陸水產養殖大縣。但是馬祖漁民缺乏養殖專業與經驗,至今水產養殖產業未能成功發展,政府應該積極輔導馬祖漁民,全面深入檢討馬祖漁業發展問題,並參考大陸獐子島與國內外水產養殖成功模式,永續發展馬祖海洋漁業。
養殖環境評估有其必要,建設部門去年完成馬祖局部海域養殖評估調查,結果是適合,其中包括水中浮游生物含量及海水的濃淡比等;但調查中也指出,位於閩江口海域,海水濃度易受大雨影響,影響較大的是高經濟價值的水產品,同時還有夏天颱風的影響也要考慮在內;但大體而言,馬祖推動水產養殖是可行的政策方向。
在地方傳統漁業式微的狀況下,馬祖尋找漁業第二春,以及地方長遠發展,推廣休閒及養殖漁業是利基所在,地方水產養殖早有歷史,箇中不確定因素太多,包括技術、人力、經費,以及環境等;水產養殖也是長期而巨大投資,同時成果不是一蹴可幾,需要各方配合。
野生的海洋資源十分有限,如今莒光地區所面臨問題在南北竿多年前早已上演,越區捕魚的船隻不論是來自何方,最終的結果是一樣的。「不願面對的真相」是若干年以後,想吃到野生的魚已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社會各階層對於海洋資源運用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人類對食物的需求是相同的,海洋是人類生存所需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如何供應足夠的資源?是必須透過人為的規劃,這期間包括節制濫捕的現況。我們一直呼籲要制定休漁期,就是要給海洋休養生息的機會。
另一方面,馬祖的海域要廣設養殖區,除了重要的航道外,其餘的區域都應該規劃做各種的水產養殖,地區生產許多生鮮的海產,表示這裡的環境容許做這方面的推廣,養殖應是漁民生計第二春的唯一選擇。
全面推動馬祖養殖漁業
- 2008-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