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資源與漁民生計的拉鋸下,在地大陸漁工船在近海澳口下網作業,引起民眾、釣友反映的聲音,漁民也悲痛陳述,給他們一條生路;各方各有立場、看法,外界認為速就此一長期糾結的問題,相關部門開一個公聽會,共同認定一個遊戲規則,大家照著走。
三月底,東莒民眾以「海洋悲歌-走了土匪,來了強盜」為題發表說從以前大陸漁船越界、電、炸、濫捕,海洋資源消耗殆盡,馬祖一向自豪的黃魚、石斑魚不見了,留下的是一些迴游鱸魚;好不容易經過復育,魚種出現生機,但好景不常,在地大型的僱用大陸漁工船在近岸下網撈捕,再度形成浩劫。
此事件存在已久,經網站、媒體披露後,關切魚資源民眾及釣及友們,籲請公權力之執行,按規定開罰。
按在地大陸漁工船作業規定,必須在三海里外作業,主要避免澳口、近岸魚資源破壞,並可供小型漁船作業及釣場生機。
針對民眾的反映聲浪,漁民們也予痛苦陳述,並質疑大陸漁船卻都在三浬內作業,為何不予處置,反而對自己漁船祭出開罰手段。
漁民們也表述,三海里以外作業,以各列島為點,是否已涉及大陸海域,不是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再者在三海里外作業,下的網不是被大陸漁船拖走,就是被偷走,這樣又如何保障在地漁民的安全、生計。
固然不同角度思考、著眼,民眾認為,此間禁止水域為離岸四千公尺,換句話說,凡有僱用大陸漁工船在離岸四千公尺內下網作業即屬違反規定。以莒光離岸不到百公尺,最遠不超過一千公尺,四、五艘船在撈捕,資源一掃而光。漁民的悲哀、痛苦心聲,我們也可以理解、感受,有的認為,問題在於制度面,因政策不當及執行問題造成漁民生計困難。
問題解決不是強力防堵或偏離主題,而是就事實狀況癥結做個條分析,合理的解決,希望各相關部門、民代舉辦一次公聽會,儘快取得共識,在大家共同認定的遊戲規則下,解決問題。否則,這樣的爭議將會一直持續下去,為難了海巡、漁民,也讓釣友感到不滿。這個建議很好,大家期待與需求,最後要靠相關來促成。
海洋資源與漁民生計拉鋸下的思考
- 200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