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子女就業、創業之指引

  • 2008-04-09
 在地方子女升讀大專院校選擇校系予以引導之外,步入社會工作,當做抉擇行業,現代家長更應給予指引,甚至協助,以開創個人發展或成就事業;不然,子女的工作不穩定,也是父母一大煩惱。
 經濟不景氣,不少大學畢業等於失業開始,微薄的收入,不足以開支,最大問題在於前途茫然、無望。待在台灣,開銷較大,父母鼓勵子女返鄉,但是地方工作機會更少,希望更小,若以尋找臨時或聘僱職代公職,絕非長久之計,甚至因臨時聘僱而錯失了一生的機會。
 非正式公職,既無永久保障,更無退休金;長期下去,最易流於安於現狀,消磨轉換跑道的前進動力。我們認為,這一代的馬祖年輕人不要再追逐臨時性的公職職代工作。
 年輕就是最大的本錢,可以用時間換取機會,所以,子女在完成大學學業,若有繼續進修意願,當以升讀研究所為第一選項。現在,大學已是通識教育,走過研究所階段,不論在工作尋找上具有優勢,在創業或個人發展上更臻成熟。
 子女若要步入社會工作或開創個人志向事業,家長們更要予以經驗上的指引。經驗是用生命換取的一種智慧,是錢買不到的,在子女選擇行業時,多予關心、指導或意見交換,讓他們在職場上有好的發揮、好的發展。
 子女事業開創,除了他們本身擁有專業或判斷外,資金的來源,是最大問題,做父母者可以給予協助適當融資、支持,讓他們有所開展,我們也不能一味認為,子女欠缺經驗、智慧,所以必須與子女間有良好溝通渠道,相互深入瞭解。
 基本上,子女發展還是以台灣為根據地,機會多元而且廣大,初期可能辛苦、操勞,但是沒有經過磨練,何來成就,做父母千萬不能因看到子女受苦而予拉回馬祖,這樣反而延誤了他們志向發展。
 子女留在馬祖,若要從事安定公職,只有國家考試一途;不然,鼓勵從事新行業開發,或將觸角伸向大陸,機會比較大,以未來開放幅度擴大,利基也會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