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啟動 打造馬祖新風貌

  • 2008-04-12
 在地的力量是無限的,更不是外力可以取代的,地方各島觀光資源開發,民間能量的揮發才是無懈可擊,期待馬祖旅遊發展除了政府公部門扮演火車頭角色之外,民間組織也能共同參與,形塑特色旅遊島嶼。近年來各社區在許多地方建設的議題上參與意見,政府首長也多予以尊重,社區是馬祖前進的一股新動力,要掌握得宜,新風貌呈現指日可待。
 馬祖各社區協會成軍不過才幾年時間,但每每有佳作呈現,顯示此股新興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社區積極參與公共建設的議題是正面的,更重要的是按部就班的加以落實,在發展的過程中,南竿的鐵板和東莒可以說是模範社區,魚路古道的成功案例應在各島廣為宣導借鏡。「除了用心還是用心」,這是一位多年參與社協工作人員的心聲,的確,我們看到幾個嶄露頭角的社區,其間必定有一位或多位用心的人,無私的奉獻才是成功的關鍵。
 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各社區大量的引進年輕人,馬祖需要年輕人的拚勁與創意才能突破。馬祖各社區地理環境或許雷同,但特色不盡相同,如何找到最適合社區發展的方向,是每一個社區必須積極透過溝通建立的共識,也就是要為社區訂定一個目標及願景,然後朝目標前進。
 過去的地方建設模式是由上而下,政府是主導者,但往往無法切入實際需求,現在改變模式不是要反其道而行,而是著力點的轉換,從社區共識出發,是最能符合現況的做法,因為社區人士對自己生活的區塊有感情、有期待,他們的構想與思維往往是社區最精華的呈現。不可諱言,大多數的社區對整體的發展有願景,但往往苦無經費,這時候需要政府各部門提供協助;因此,過去每年由政府推動的村容改善經費,我們建議應轉由社區來主導運用,但同樣要有完整的規劃才行。
 民間組織在地方自治之後,紛紛相繼成立,散佈在各島、村落,我們建議先從聯誼觀摩、交流、雙向互動開始,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各社區必能找到新的發展方向。為符合未來觀光發展的需求,社區在規劃時希望以觀光為出發點,把社區打造成自己喜歡,別人更喜歡的空間,那才是真正的成功。自發性的動力是不容忽視的,社區的意見領袖要多吸收外界的新知,才會有新的創意出現。在競爭激烈的年代,各行各業比的是創意,馬祖人口不多,選擇留下來的不見得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有感情的,這份對鄉土的認同才是最珍貴的。
 馬祖各社區在政府的大力輔導下正迅速展現實力,企圖要讓每一個社區脫胎換骨,馬祖的新風貌正逐漸成形,我們希望持續這股熱潮;參與意見、參加活動、參觀成果,這是社區成功的三部曲,期盼不久的將來,社區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正因為如此,各社區也要任重而道遠,一定要從正確的方向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