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資源 永遠是馬祖的寶

  • 2008-04-14
 海,是馬祖人的「金田」,從過去魚類豐富,到今天魚肉、海鮮品仍鮮美,的確需要保護、復育,我們這一代更是身負重任。最近引起廣泛討論的在地大型漁船近岸撈捕問題,各界籲請相關訂立一套遊戲規則,地方主管部門將進一步採取行動,我們認為,除了訂立規範之外,漁民、釣友自約及驅趕大陸越界漁船執行要予建立、落實。
 馬祖不但魚多,而且魚肉鮮美,許多在馬祖成長的孩子,到了台灣升學,吃不慣台灣的冰凍魚,更對淡水養殖的魚難以下嚥,這就是上天賜給馬祖的海洋資源,可惜的是,近十幾年,大陸漁船越界,以及執行驅離的處理敏感,造成海域浩劫。同時,一向鮮美特有的海產品,也被大陸漁民肆意破壞,致使產量稀少,而且價格貴的驚人,如藤壺一斤達二百五十元的天價。
 最近,莒光民眾強烈反映,海域再度被破壞,主要是近年常見的鱸魚不但變少,而且變小,尤對在地僱請大陸漁工的大型船隻至各島近岸下網撈捕,造成大、小魚無一倖免,希望大家共同維護海域剩餘的資源。固然,在地大型漁船漁民不表認同,認為不去驅離大陸漁船,反而去綁住自己漁船,他們的生計如何維持。但是,訂立一個規範,讓大家都能接受,有其必要,也可解決長期以來的爭議。
 地方主管部門就離島民眾反映及大型漁船漁民的心聲,已與鄉親座談,將進行協商,邀集相關訂出明確規範;同時,將繼續放流黑鯛魚苗及原生種的花蛤,提高復育。
 我們認為,規範要遵守的版本,最主要的還是大陸漁船越界做有效驅離,建議在新政府上台,除透過海基、海協會會談,共同宣示遏止越界違法撈捕外,中央專案補助成立民間海上巡護隊,專責通報任務,由海巡執行驅離;同時執行處理大陸漁船處分敏感事件,予以事先說明,兩岸共同擔任「海上警察」角色。
 再者,在地漁民及釣友自約也是非常重要,不能為了個人生計而破壞海洋資源及扼殺下一代的資產。至於,本報曾論及的休漁期,此時也要列入討論,讓大海可以喘一口氣,有更大復育生機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