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推動海、空交通改善評估的規劃下,建購新臺馬輪方案,各方熱情提供船隻資訊及相互討論適用性,這是好的開始,同時,多角度的切入就多了經驗求證。以民眾需求、期望,以及多項實際運作狀況,這艘新船基本上符合抗浪、油料耗損成本兩大問題。
買船不比買車,首當慎選,專業之外還要經驗,地方經委由台大船舶系團隊完成規劃評估,並已送中央審查,待核定後再做細部設定。專業評估規劃不可缺,經驗提供也是不可少,因經驗是用生命去體驗的智慧,兩者相加,才是完美的表現。
針對新船的建購,各方提供相關訊息、資料,並做不同意見討論,這就是好的現象,大家不做己見定論,謹表述自己所知及客觀分析,這樣未來建購新船,成功機率高,也易形成集體共識。
現在各方提供的訊息、資料,都是參考方向,未定於一尊,而未來新船必須要考量的是務實,有利、可行的三大原則,也就是所謂的經費、適船、成本等關鍵問題。
以經費而言,我們要伸手向中央要錢,十億、二十億、三十億,中央也會做整體、實用性之考量;還有爭取難易度、著力度,都要通盤思考。
以適航性來說,這是新船首先要考量,就是它的抗浪性有多強,十級風浪是否撐得住,不但要撐得住,還得考慮旅客耐受力。
以成本部份分析油料損耗,如果吃油像吃水一樣的成本,不但對營運維持是一大負荷,對票價更是一大負擔;再者,維修、歲修如果動輒是高昂費用,永續也是困難。買船易養船難,以中央態度不可能完全補貼,若自行吸收,問題就更加燙手。
前述,買船要慎選,就是我們要記取過去失敗教訓,除了避免錯選外,大家提供各角度的看法、經驗,以及實地體驗,都是好的開始,更可貴的是,各方提出不同看法,並不做己見的堅持,就個人所蒐集、所知的資訊供大眾參考、討論,希望能彙集成功的經驗。
建購新船 樂見各方提供意見
- 200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