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通貨轉「北檢北出」才符合便民

  • 2008-05-04
 小三通貨物中轉,在中央同意採「北檢南出」方式後,地方民意認為,還是多此一舉,不如在白沙一次完成檢查、出關,不但便民,也不徒增聯檢作業困擾,而且大家都省力、省事;我們希望在新政府上台後,建置白沙成為貨物輸出中心。
 在披露「北檢南出」出口規範作業訂定,傳出中央駐馬機關配合上出現爭議,地方民意寄望新政府在兩岸政策鬆綁下,採取「北檢北出」一次性的作業,以方便北竿漁貨船作業。
 白沙碼頭經過十年時間、二期施工,不但擁有可供三千噸貨輪靠泊、裝卸,增加的新生地可作為貨物集散場地,是理想的專用港灣及海運門戶。以兩岸距離而言,北竿最為貼近,目前碼頭二期工程已完成,具備中轉條件,同時長期以來,兩岸小額貿易中轉,一直扮演開啟、承轉的角色。以港區完備來說,白沙內灣填出的腹地規模,大幅增加岸上可供發展的空間,如貨物倉儲、裝卸、輸運等都有充足的容量。以運輸工具著眼,目前船隻陣容最為堅強,在承接、轉運的經驗、作業流程最能得心應手,在安全上最為可靠。
 作業首重時效,繁複程序、手續都應該力求簡化,就貨物轉運,台灣貨輪在北竿白沙卸下,搬上小型漁貨船,若開到南竿再檢查一次,不要說船主受不了,外界也看不下去;再者,現今雖採北竿檢查後開到南竿不必再受檢查,只要報出關後出航,民眾認為,沒有這個必要,只要派一組海關、防疫等相關部門人員,所有問題一次解決。
 這種作法的確是不便,也不符合作業簡化之原則,況且,小型漁貨船在大型貨輪直航後,裝載量已大幅減少,衝擊近百家庭生計,唯有再改變方式,給小型漁貨船一個生機,以快速、輕便之優勢而力圖轉機。同時,建置白沙成為兩馬貨物出口的集散平台,以給北竿行業帶來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