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開放黃岐港為三通口岸的重要性

  • 2008-05-15
 一年一度的福州招商月活動在大陸福州地區又要熱烈展開了,地區的府會首長如往年前往參加,此行除了招商活動外,拜會並推動寧德、黃岐直航亦是重要任務。現在兩岸政策明朗,小三通的事務勢必擴大,未來在三通的競爭力的提升方面馬祖不能再等待,開放口岸以因應不同的需求是遲早的事,越早來做越有利。
 新政府即將在520運作,馬英九總統在三通政策上已經做了明顯的宣示,未來大小三通將同時運行,等於是開了許多的門戶,台澎金馬在各自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發展方向,換言之,未來這個所謂的三通市場是多元且競爭激烈的,我們要如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是要認真思考的。
 九十年開放金馬小三通以來,馬祖僅開放南竿福澳為對大陸口岸,而大陸方面亦是只開放馬尾為對口區域,兩馬航線運行多年來,在人貨方面都有運量上的成長,但比例是偏低的;各界認為黃岐線是可以思考的替代路線,原因是航程只有馬尾的一半,但對於未來整體的競爭力而言,這可是一差千里的思考。當然,三通政策不是我們現在所言的一廂情願,需要兩岸三地的共識,首先要有中央政策的支持,然後還要中共方面的配合才行,這些年來各界不斷的建議溝通以及協調,雖然沒有很重大的突破,但開放的腳步應是越來越近。
 在大陸方面要爭取開放多港,同樣的,在馬祖地區也要有同樣的方向,這陣子北竿的小貨船面臨生存的危機,不少人建議開放白沙為對大陸的通商口岸,這個建議若能實現,對北竿或是整個三通市場而言是利多的。未來市場開放是趨勢,若不想小三通因大三通而萎縮,唯一之道是做更大規模的開放。
 兩岸因互動而增進瞭解,有了瞭解才能建立友誼,現今,小三通已經為兩岸鋪設暢通的道路,怎麼走,正考驗兩岸主事者智慧和作為;我們期待大陸方面除了要釋出善意外,更要有具體及可行的辦法來落實。今年招商月,地方各界再次的針對開放更多口岸而做出努力,代表這個議題至少在馬祖地區已形成某種程度的共識,我們希望更多的口岸加入小三通的行列,是希望把餅做大,有了這個開放的基礎,接下來要靠各自的努力了。
 政策性的利多是對民眾信心建立的最佳良藥,小三通面臨瓶頸,不設法突破就是等於放棄發展的機會,只要中央認同這個觀點,在很多技術及政策面做配合,民眾對未來就會有信心的。期盼在交流之後有更實質的收穫,今後不論是在三通政策或兩岸協商的議題中有所突破,馬祖這個中介站是可以扮演更重要且積極角色的,而馬祖的產業或可透過這個管道進軍大陸,創造無限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