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關切的馬祖南北竿機場改善評估報告,已由縣府委託的神通公司完成期末報告,報告中指出,南北竿機場改善近程目標所需的時間及經費,而民航局也表態支持。未來要兩座機場同時進行近程改善方案?還是要擇一機場來「捨近求遠」,這是很值得地方各界再深思討論的議題。
依據神通公司的評估,南、北竿機場近程改善方案之標準:能見度為「1600-2000」公尺,雲幕高為「700-800呎」,均可雙向夜航。其改善經費南竿機場為3.92億元,主要為助導航設備及土石方(56萬立方費用);北竿機場為1.56億元,主要為助導航設備及北面獅嶼島土石方費用。這個表面看起來對南北竿均有助益的評估方案,事實上對整體馬祖的交通而言,只是改善問題而沒有真正的解決問題。
南竿機場目前受限於地形仍屬目視機場,無效飛航率因此非常高,我們認為基於地方交通改善的立場,實有必要進行可能的改善,現在近程改善方案已經出爐,各界樂觀其成。但北竿機場的近程改善目標是不是有必要同時來進行就值得商榷,因為近程改善方案是將南北竿改善到相同標準的目標,以馬祖空運現況來看,要兩座幾乎一模一樣的機場這種想法與一加一等於二是不盡然相同的。
以目前馬祖機場適航機種及營運現況來分析,南竿機場在起降條件較差的情況下,仍安排相對多數的班次,未來如果南北竿機場採用相同的起降標準,北竿機場的班次只會少不會多(現在的轉降及加班以後都不會發生在北竿),這是可預知的情況,因此,北竿機場推動所謂的近程目標是「多此一舉」,甚至在某種角度來看是「浪費公帑」。根據近程目標,南北機場只是在進場標準上做改善,適航機種與現在相同,在國內目前僅一家公司有此機型的前提下,將來想要兩家進駐以改善服務品質的想法,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又從評估遠程計畫中得知,北竿機場比南竿機場有較優的條件,這個答案其實很多人在評估之前就已「心知肚明」,現在理論與數據證明,北竿是有條件闢建一座可長可久的機場,但要不要做?還是要取決於馬祖各界的看法與共識。如果純粹就近程的目標來看,南竿是勢在必行,而北竿不見得要做;我們認為北竿應「捨近求遠」,把遠程改善列為目標,不論將來有沒有機會實現推動,都是比較有意義的想法。
北竿機場遠程目標與南竿機場的近程目標是不互相衝突的,經過多年的發展得知,不論是南竿還是北竿,只要有人潮帶進來,各島都會受惠,如果為了心態平衡的立場,將兩座機場做相同標準的改善,對北竿而言是毫無意義的。南竿機場在經過這次所謂的近程目標之後,相信會有大幅的改善;而北竿機場要不要推動所謂的遠程目標,其實是取決於未來馬祖整體發展前景的,若南竿近程改善之後仍無法滿足當時的空運需求,北竿的遠程目標才有可能實現推動,但至少以目前來看,推動北竿的近程改善方案是對整體交通改善沒有多大突破的。
南北機場改善一次到位
- 200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