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人貨交流要力求制度化

  • 2008-05-18
 在多方努力之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五月十四日正式通過北竿漁貨船「北檢南出」政策,地方政府將在正式收到公文後實施;馬祖地區自九十年實施小三通以來,因為政策與實際運行的模式有所出入,當初推動小三通要除罪化的目標未能達成,多年來,地區小貨船仍被冠以「走私」的稱號,這次的北檢南出是政策思維上的大突破,我們期待未來兩岸的各項人貨交流能隨著馬英九的執政而越來越便利,而且要力求制度化,以保障人貨的安全與權益。
 兩馬貨物交流已有多年歷史,過去北竿的小貨船游走在法律邊緣,可以說是冒著生命危險在賺錢,也有多位鄉親因此失去性命,還有人現在還關在大陸;政策開放的腳步過慢是各界最為詬病的,以現在通過的北檢南出而言,有些貨船主認為「為時已晚」,但至少相對於以前是有大幅的進步。
 我們期盼未來政府機關也好、民意代表也罷,在推動或爭取各項建設或權益時,能有一次到位的想法。
 除了白沙的小貨船外,馬祖其實還存在一個近岸小額貿易的區塊需要力求法制化;據悉,這是地方政府及中央級民意代表下一步要努力的目標,現在漁民在海上「偷偷摸摸」的行為,以後也要攤在陽光下,透過相關法令的制定與規範,對大家都有保障。有了所謂的遊戲規則,大家都有可依循的方向,執法人員也不必為難,而對民眾鄉親而言,是可以建立信心的;未來兩岸的交流勢必更為頻繁,如果沒有法制的依據,會亂象不斷,政府不但不能為民眾除罪化,反而可能入罪於民。
 白沙碼頭經過十年時間、二期施工,不但擁有可供三千噸貨輪靠泊、裝卸,增加的新生地可作為貨物集散場地,是理想的專用港灣及海運門戶。「北檢南出」只是法制化第一步,我們期盼不久的將來,能正式開放白沙為馬祖小三通口岸之一,屆時便能執行「北檢北出」,不論是人、是貨,讓市場採開放性的競爭,對地方整體發展才有助益。地方府會首長連日來不斷的在大陸寧德、連江、黃岐等地交涉,就是希望大陸方面也能大幅的開放口岸與馬祖進行交流,而馬祖的口岸要朝開放的角度規劃,才能達到對等發展的目標。
 金馬地區自實施小三通業務以來,人貨中轉已成為當地十分重要的經濟活動之一,當初立法的精神是希望經由小三通的政策活絡因撤軍造成的經濟萎縮現象,然而在小三通實施初期,相關政策及開放的尺度、作業程序等都與實際的需求有一段差距;多年來,地方政府及民意代表不斷的向中央爭取放寬尺度、簡化程序,而確實中央在某方面也在改善之中,現在的小三通不論是人、貨,都可以算是漸入佳境。
 但面對大三通時代的來臨,我們的許多政策開放腳步不能再像以前一樣,要有不同的思維與作為才行,不要讓「為時已晚」成為馬祖發展之路上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