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與生計及生態的平衡關係

  • 2008-05-20
 最近因為軍方的例行性軍事演訓,造成地區部份漁民的反彈,包括保育人士對燕鷗保育期間,軍方實施火砲射擊也頗有微詞;地方在八十一年解除戰地政務之後,軍民之間的關係及互動有了轉變,但基本上的軍民互助精神不變,馬祖因為軍事地位與台灣本島有所不同,例行性的軍事演訓在現在看來仍屬必要,惟在運行過程中如何因應局勢所需,軍方在思維與作為方面都要有所調整。國防訓練與生計及生態是可以兼顧的。
 根據漁民的反映,軍方在最近的演訓期間從早到晚,時間拉的太長,導致漁民無法出海作業,漁獲因此受損,這是存在的事實;早期馬祖實施戰地政務,凡事以軍事為優先,百姓的生活作息與生計方式都是配合軍方,如今戰地政務解除,在某種角度來看,軍事地位對馬祖而言是在轉變的,否則軍方不會大幅的精減部隊。又在回歸自治之後,百姓的責任與義務都與台灣地區人民相同,自然對於過去的種種管制無法認同,這是心態轉變的問題,各界都要調整因應。
 兩岸目前雖然形勢緩和,但外島的駐軍被認為是必要的,至少在宣示主權與保護領土兩大任務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無奈在實際上的情況並非如此,馬祖列島有軍人及海岸巡在維持防務,大陸漁船依然非法入侵海域作業,部份大陸漁民依然登島行竊,種種存在的事實,讓地區民眾及漁民對軍事訓練的必要性心存質疑,特別是在自己生計權益受損時更會如此。
 馬祖地區近年來不斷的實施國軍精實計畫,但只要有國軍駐守的一天,例行性的戰備訓練就不能少,只是馬祖戰地今非昔比,在執行戰備訓練的同時,亦要兼顧地方的感受與實際需求。地區漁民陳情希望軍事任務的火砲射擊警戒範圍要縮小,也是為了生計著想,我們期盼軍方能正視這個問題,在訓練與生計之間找到平衡點。
 在生態保育方面,時值馬祖燕鷗保育期,軍方的例行性火砲射擊,被認為是干擾燕鷗的不當行為,針對這點,地方政府及民意代表向軍方建議,日後將火砲射擊延至十月到翌年三月間進行,不過這個建議軍方至今尚未落實。期盼在不久的將來,軍方能具體的落實這項來自保育人士的建言。
 在戰備訓練方面,軍方有軍方的立場與作法,在生計部份,漁民有漁民的需求,但並不是處於對立的立場,射擊訓練的時間該調整的要調整,實在不能調整時,就要對因此造成損失的漁民規劃補償機制,正如同戰地政務自衛隊補償的立場相同。外島的軍民關係基調不變,但作為要因時制宜,畢竟戰地政務時代已經過去了。期盼未來的軍民更朝向良性與正面的互動,但一切作為需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