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資源重在管制、保育

  • 2008-05-22
 馬祖人對海洋慾望,從過去到現在是如此,未來還是如此,要永續海洋資源,也是要給予長期關懷,才能生生不息。在島嶼開放之後,人為的破壞,規範未予遵守、落實下,大家的需求與期待無法完全滿足,將來有必要建立整體共識,並全面規劃,共同維護海釣樂園之招牌,不單單是東引,其他島嶼也是一樣。
 很多人說,馬祖沒有任何資源,這個說法並不正確,而海洋就是馬祖最大的資源,優良漁場的區位更是得天獨厚,高經濟魚類、獨特海鮮品,其種類、數量、風味,其他海域搬也搬不走。
 在過去軍管時期,不要說大陸漁船、民不敢靠近,連外來的釣客也不准入境,海域資源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據漁民口述,早期在高登、亮島附近岸礁的貽貝(淡菜),用怪手去挖也挖不完;還有,早期蛙人部隊海上演練,施放炸藥,整個海面的魚體遍佈,足見資源的豐饒。
 政策鬆綁,大門開放,是必然趨勢,對岸漁船、釣客湧集,海洋生態起了變化,也是無法阻擋的形勢,但是我們要維護現在態勢,要從自己做起,訂立規範及加以落實,大家共同有此共識,如休魚期等復育,讓馬祖海域每年有固定「休假期」,喘一口氣,再予重新出發,不然,這個爭議問題永遠都存在,再多規範也沒用。
 東引鄉代會近日曾邀漁民、釣魚協會成員召開座談會,聽取大家心聲,包括大陸越界漁船取締、沒入漁具、魚獲處理,以及火砲射擊改變和部隊崗哨配合,還有釣魚魚體、釣餌規範未予落實,建議設立稽查人員等,不外乎與釣、撈作業的相關問題。
 大陸漁船越界的事,說了幾百遍,甚至千遍,我們希望新政府上台再加以重視,除了加派海岸巡人力、艇數外,建議成立民間守護船隊,負責巡護通報任務,以阻止越界之頻率。
 軍方射擊訓練,除了錯開燕鷗期外,地點的改變,應該不是很難,基於漁場保育,軍方不敢被列為漁場殺手之罵名。至於,開放釣點,期待軍方以更開放、開闊的心情面對,儘量釋出配合,現在也沒有必要過度列入軍事機密不機密。
 在漁民、釣友自我配合上,較大型漁船在礁外撈捕也是應該,這是規定,大家一起遵守遊戲規則,小船(舷外機)放寬由二人至三、四人,相關可以做個實際評估考量,方便漁民需求,當然安全是第一選擇。再者,魚體、魚餌限制規定,有待在地及外來釣客共同遵守及自我要求,設立稽查巡護是有它必要性。
 人要休假,海也要休假,在管制、復育這兩大工作的得當,馬祖相關產業才能走的長、走的久,還有政策面規劃與實務而要配合,不然,對海洋慾望無法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