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擊、展演、生態、資源,在做法上,各找一個平衡點,不但把相互影響範圍微縮,同時,都沒有太大衝突,而且各達施作之目的。從防區大小火砲射擊作業、方式上調整、配合,顯現事務經由協調、說服及連繫窗口建置,也都能為大家所接受。
防區重砲射擊演訓,是部隊年度必行的「功課」,不論是防禦訓練或是砲彈推陳出新,就軍隊來說,不能自行省略,這點大家知道,也可以接受的事實。
而射擊牽涉到生態問題,地方愛鳥人士、漁民、釣友希望是在時程上、做法上做彈性處理,把時間錯開,把區域做區隔,也把傷害降到最少,這樣提出要求及期待不要說防區可以接受,國防部也應該接受。
把時程錯開,是說將重砲射擊日程排定移至十月至第二年三月,也就是過了燕鷗季,不致於影響燕鷗停留、繁殖,同時兼顧到旅遊的需求,再來就是漁汛期,不影響魚類繁殖。
把區域做區隔,如大小射擊都隔開漁區、島礁,除漁區外,過去一般都以無人島礁為靶區,但是現在無人島礁多為海鳥保育區,不能再成為靶標。岸邊潮間帶也不宜做為靶點,因為是所有海鮮品最豐富的地方;再來是配合漁民收網時間,定網的魚去收,若遇上射擊時間範圍內,漁民不能去收,過了時間,魚獲就不新鮮。區漁會反映漁民的心聲是正確的,當然,部隊在這方面的訊息不足,經由傳遞後,軍方自當要以漁民的需求為出發。
射擊不影響生態如鳥、魚,不破壞資源保育,同時非必要也做簡併,就是說把次數減少,但也不影響訓練。
至於,火砲展演則是地方近年觀光賣點,聲光效果十足,在台灣還不容易看到,的確也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並四處探詢,而地區將重火砲射擊排在每年十月前後,天候也涼爽,交通也較穩定,頗適合遊團前來。
所有事件,大家各自充份表達,各站在對方立場、角度思考,問題就可迎刃而解,不但不會造成對方太大干擾,而且大家都能接受;射擊演訓的做法、時程上的調整、配合,就是一個成功版本。
射擊、展演、生態、資源各取平衡點
- 200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