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海域防守缺口亟待填補下,出身「軍系」的國民黨立委帥化民再倡金門撤軍;以現階段而言,再撤軍,等於給大陸漁船、民一把鑰匙,我們認為,就各層面考量不能也不宜全面撤軍,而應該維持一定兵力。
金馬撤軍論已成歷史新聞,五日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帥化民重提金門撤軍,馬祖也是該考慮方向;國防部長陳肇敏語氣保留說,會列入研究。
撤軍對金馬居民影響至鉅,因為,以目前民間商業型態,仍以駐軍為最大消費族群,而兵員大減,直接衝擊人民生計,再撤等於店門關上。金馬撤軍從最早的口號到現在逐步的推動實現,其間金馬各界不斷的反映、反對,中央視若無睹一意孤行。以馬祖各列島的駐軍現況來看,除了東引尚有較完整的編制駐軍外,其它各島如莒光、北竿等島,駐軍人數有的少到二、三百人。
自從地區駐軍減少以來,各島海岸防衛的一部份工作轉移到海岸巡單位,這幾年下來,馬祖海防洞開、海岸澳口治安飽受威脅,已經讓民眾失去信心,連到附近海域下網都要擔心網具被偷,真是情何以堪。地方海域遼闊,過去各沿岸均有兵力駐守,使對岸人、船不敢踰越,如果兵力撤走,閒置的海防據點,反而成為犯罪溫床。島嶼分散最易形成治安漏洞,若不加以事前部署規劃配置岸巡人力,勢必影響住民的安全。
國軍精實案的推動面臨很大的衝擊,特別是在經濟型態的轉變過程中,駐軍與觀光產業消長差異日大,而觀光產業具有高度集中化的特性,無法普遍性的兼顧大多數鄉親的生計。因此,在觀光穩定成長的同時,維持一定兵力更能成為支撐觀光產業的有利後盾。
我們期盼未來金馬能朝向國際旅遊島嶼發展,但在過程中,需要一些基本盤固本,才有機會再尋求突破。固然,現代軍事科技、武器火力提升,已不像傳統戰爭需要重兵駐守,加上中共導彈和戰機都可直接飛越台灣上空,金馬外島的戰略位置已不如前,但是專家也分析,如未來我方有意與對岸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現在就先單方面前線撤軍,未來在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談判過程中,恐怕會少一些籌碼。
金馬外島要恢復五、六十年代的大規模兵力不太可能,我們也不是反對金馬非軍事化的構想,而是現階段時機尚未成熟,在外部環境上,兩岸要簽署「和平協議」並真正落實;在內部上待金馬觀光全面躍升,才是真非軍事化時代的到來。
國防部不可輕言金馬撤軍
- 2008-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