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地區推動聚落保存有多年時間,在某些鄉島也有具體成果呈現。馬祖特有的閩東建築因外觀與內裝有特殊風味,引起中央對聚落保存的重視;兩年前由經建會同意補助金額龐大的聚落保存經費,亦所謂的三年四點五億計畫,並責成交通部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來執行,然這兩年來在法令的修定方面費時太多,且不夠貼近民意實際需求,導致馬管處在聚落保存這項工作上成效不如預期,也引來很多責難。我們認為,成效不彰的主要原因是相關法令的基調不一致所引起,馬管處若要繼續執行是項政策,必須與地方政府充分的溝通,找到公平合理且符合現狀的執行遊戲規則。
馬祖聚落保存獲得外界讚許,出於閩東特色,在台澎金馬境內是獨一無二,尤以大陸閩東一帶在追求快速建設的巨輪下,早已破壞殆盡,或荒廢頹圮;芹壁完整的山城風貌,是最具代表性的聚落保存型式,芹壁經驗成為馬祖經驗的代名詞。經建會三年四點五億元的馬祖傳統聚落保存計畫,來自於芹壁的引力,引導延續計畫的啟動,也活化四鄉五島聚落的動力,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地方聚落保存運動在第一個十年之後,地方主管機關仍在試圖修改法令,以期更符合實際需求,我們在經驗中尋求法則,目的是要讓這項工作達到永續執行的目標。
有多年經驗的地方政府與剛接觸的馬管處,在聚落保存執行面上,都碰到不同程度的困難,有的來自法令,有的是受限於經費不足,更有的是民眾的配合度不佳,其實這些問題都在於溝通協調不足。現在地方政府有閩東建築修繕補助辦法,馬管處有相關的經費,為什麼會無法執行這項政策?資源沒有整合,中央意見太多,甚至有人認為有些單位從中「上下其手」,是導致有經費卻推展困難的主因。中央大筆經費的挹注是希望馬祖能經由這次的改造,逐步完成閩東建築風貌的重現任務,要顧及全局或許有些困難,但目標是要符合多數人的期待,在制度面要力求合理合情。
回頭看看,走過聚落保存這十年的過程,平情而論,不管外界或在地看法如何,有它的成果經驗,也有它的不足及待修正的地方,而成果經驗是大家共同付出的結晶,不足或修正之處,未來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克服。現在工作碰到了瓶頸,是要虛心接受各界建言的時候,好在縣府與馬管處已建立溝通的機制,對於未來也有了明確的方向,只是在執行面上要有共識,不要有太多外力的干預,有時候專家要聽聽在地的意見。我們認為,地方政府在聚落保存方面投入多年的經驗,所制定的法令比較能貼近民意,應成為未來修繕的主流。當然也希望各界提出具創意且可行的方案,共同來落實閩東建築風貌重現的艱鉅任務。
聚落保存法令面力求一致
- 200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