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現黑嘴鳳頭燕鷗開始,護鳥、護漁一直是關注議題。昨天國內觀鳥、生態協會及地方建設相關部門向外發佈神話之鳥嘴被水管卡住,引起各方關切;他們研判神話之鳥誤認為水管是小魚俯衝覓食,反而卡住鳥喙,致使無法進食七至十天內會因飢餓死亡;這樁事件,再度凸顯大陸海漂垃圾之禍源,而解決之道唯有促請大陸方面再加強宣導,沿海一帶及養殖、漁戶注重環保。
台灣永續生態協會理事長田秋堇廿日上午帶領一群來自荷蘭、美國、英國、澳洲、南非等十一位在觀察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行蹤時,赫然發現一隻黑嘴端鳳頭燕鷗的鳥喙竟然卡住水管,從眼前飛過,並發出一聲慘叫,隨後又發現這隻在棲息鳥嶼上晃來晃去,嚇壞這群保育人士,研判這些海洋垃圾是從中國閩江口流到馬祖海域。
大陸海漂垃圾的嚴重性,近年己成為金門、馬祖共同的環保最大難題,每逢大水、颱風或風向等,大量垃圾穢物湧向各島澳口,民意迭有反映,主管部門也正視處置,但僅能與大陸福建省、福州市環保漁事單位會談、勘察及協調解決。
隨著大陸過度開發建設、人民生活改善、沿海養殖事業發達,以及仍缺乏環保意識下,海域成為大批垃圾穢物的最終棄置場,與對岸近在咫尺,一海相隔的金、馬,必然承受一半的負荷,也成為金馬環保部門最為頭痛的功課。
針對大陸漂流垃圾汙染金馬,中央環保署曾提出境外阻絕,這並不能解決問題,就大陸海漂垃圾,此間包括就地焚燒、分類清理,甚至海域攔截,阻擋不住下一次又來報到的垃圾穢物。而解決方式不是阻絕,也不是清理,因這只是治標,唯有對岸落實宣導、處罰,才是真正治本之道。
除了落實沿江、海住戶生活垃圾禁止倒入江、海之外,對岸更要嚴禁山林開挖,因過度開發,雜草、枝葉沿著江水支流而下,或是沿海林木砍伐氾濫,也直接落入海中,造成大陸漂流物以枯枝居多;同時,開挖破壞嚴重,遇有颱風、豪雨,山體滑落,整片山林傾瀉而下,帶來枯木等穢物驚人。
為了護鳥,地方就大陸漁民越界、登島採擷島蛋進行驅離,同時,近年防區砲火射擊也錯開燕鷗季節,這些舉措及行動,都是配合給予鳥類一個棲息空間。而神話之鳥的珍貴,大陸媒體近年也有報導,他們在閩江口濕地也曾發現「駐足」,並說明是在馬祖發現。
大陸海漂垃圾不是一天、二天的事,環保觀念也不是一天、二天建立,唯有不斷宣導,對岸配合落實觀念、處罰手段才能落實。我們建議,國內鳥會結合地方相關部門在大陸福建舉行神話之鳥保育會議,透過活動及媒體宣傳,加深大陸民眾對生態重視;另外,馬祖生活電台與大陸福建海峽之聲連線,也可透過加強宣導,共同維護燕鷗成長。
神話之鳥蒙難 凸顯大陸海漂垃圾嚴重
- 2008-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