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長陳肇敏來馬訪問,帶來馬英九總統的關懷,也捎來國防部總算有心解決此陳痾問題的誠意。軍方既已釋出善意,「馬上做」由部長親口說出口,強烈展現該部有意願解決,讓馬祖軍民之間,可以不必再為了幾坪地就動不動對簿公堂,我們要對國防部肯正視此問題,給予肯定與支持。
馬祖的土地問題,問十個在地人可能都知道,但是卻又說不清楚,顯示其整體問題之錯綜、牽涉法令之繁複,非當事人,可能真的很難說清楚到底是卡在哪個環節之上;也因為問題複雜,處理起來曠日費時,以致現在無心爭取土地者,大多視之為雞肋,留之無用、棄之可惜也,不如就讓自己輕鬆自在點;而祖產觀念較重或是牽涉重大利益者,就開始日以繼夜的追討,地政事務所無法協助就找民代、找議員,若是軍民間的糾紛還好解決,砲口可以「一致對外」,若碰上民眾間的糾紛可就麻煩,讓卡在中間的民代是焦頭爛額,也讓許多問題是更加複雜。
陳肇敏此次來馬,可說是專程解決馬祖軍民間的土地問題而來;回顧這段歷程,早前戰地政務期間為了防務,不少民地、民房被佔用做為軍事用途,這是事實,也是時代的悲劇,當時在危急存亡之秋及國家安全至上的考量下,為了戰備需求實為無可厚非,畢竟如果國家滅亡了,老百姓的土地也是絕對保不住。
後來馬祖自民國六十五年起辦理土地登記,完成比例約百分之十,包括村落及附近優良農地,其餘軍事用地內及山坡私有地均未辦理。而內政部於民國八十二年七月起實施馬祖地區地籍航測計畫,並同時辦理馬祖地區土地總登記,而此間軍方同時依土地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檢具保管或使用事實之證明文件(免附權利取得文件)申請土地登記。惟軍方測量時係依營區警戒範圍指界,亦對此範圍內民眾申請案件提出異議,造成土地嚴重糾紛,截至目前為止,軍方與民眾權利糾紛案件多達五百餘筆之多,引起民怨至鉅。
隨著時過境遷,軍備需要及兩岸氣氛已非如昔,軍方確實該檢討有無必要再「保留」這麼多的土地,我們可以檢視發現,民眾最苦者,就是自家的農地、墳地就在軍方營區之內,且因軍方長期「和平佔有」,使得民眾無法取得佔有事實,導致民怨,另一部分就是指界過大,與民眾土地重疊而產生糾紛。
問題要解決,維持軍民間和諧也有必要,部長陳肇敏此次願意主動來馬召開「馬祖地區軍民綜合事務檢討座談會」,並率多位軍備處單位主管現場解說,及對縣府提案做當面回應,而且是「有求必應」,如此積極的態度,讓地區各界有煥然一新的感覺,但不論這感覺是不是錯覺,地區地政主管單位還是要保持密切聯繫、掌握後續進展,不然感覺可能變成幻覺。
而民眾方面也要稍安勿躁,行政程序上花時間是必然的,因為問題也並非一朝一夕,是長時間累積的,軍方既已承諾會把問題解決,會中達成的協議也會馬上做,可以靜候佳音。除了軍民糾紛的個案外,我們也建請軍方規劃釋出土地的近、中及長程計畫,先辦理移交,再補辦理撥付作業,能與地區觀光發展配合,並增加地區軍備局分遣所人力,與地政單位配合,加快土地處理速度,才不會讓民眾期望再次落空。
解決土地問題需要誠意
- 200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