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方需求期待下,民間航運八月起的小三通船班上、下午開船,一日三艘船在跑,以目前流量不容易會滿,我們可以感受業者經營辛苦;馬祖客流量趕不上金門,我們建議業者之間必須做比較,互補性策略外,再採異業聯盟手法,跟航空、旅行業推台灣-馬祖-福州-武夷山類似一條龍旅遊套裝行程,一則帶動地方觀光市場活絡,二是拉大兩岸旅遊版圖,再來是最直接的海運載客量增加。
小三通的船,上、下午都開,對在地旅客思考角度而言,主要是出入方便,不管是在福州停留時間、購物、休閒及行程安排流暢、舒適;但對台灣遊客來說,海運業者要規劃的是帶動循此通道遊玩大陸,畢竟這個流量族群是廣大而密集,而在地、台商、大陸配偶是固定而量少。
我們對海運業者之間的協商後開船模式,不作評論,民眾及旅客就船班同時開出及時間相距僅十五分鐘的做法,一般認為,對雙方皆不是正面的選項,只會損耗雙方的支出預算。或許各有不同已見;不過,我們還是要說,協商也好,談判也好,它是一種討價還價,但最後要相互讓步,取一個平衡點,不宜動氣,而要動力。
除了良性競爭及互補性策略,並求服務升級之外,如何為未來這條航線走得長,必須相關配套元素帶動、注入;否則,在暑期旅遊旺季結束,上、下航班也跟著結束,對小三通發展走向都是障礙點。
在七月十八日兩岸定點週末包機直航,大陸遊團正式可以來台,我們觀察及消息報導,大陸遊團人數並不如預期,我方循此航線到大陸,也不像大家說造成大熱潮,主要原因是一個禮拜的班期,在行程及時間上安排,並不方便,反而不如天天可以自由出入的金門小三通塞到爆紅,大家不受日程、時間限制,這種現象也透露馬祖小三通的區位優勢還是存在。
優勢是在,目前的量還是沒有大幅增加,刺激量的升高,要靠自我操作及策略運用,不是船在等人來,或是旅行社在家等旅客上門,相關業者之間,需思考規劃台灣-馬祖-福州-武夷山,甚至拉到白水洋、土樓的套裝行程,創造旅遊附加價值及品質,不然單一馬祖之行,在吸引力度上比較薄弱。
過去地方旅遊的異業同盟策略成功案例很多,如今再加上武夷山的山水、白水洋奇景,可以吸引台灣遊客,問題是他們對它不是非常熟悉,需要旅遊宣傳及動線打開後口耳相傳。
小三通的上、下午船已開跑,我們希望流量也跟著跑,業者可以少虧一點,服務及品質就會更好,但需要良性、活性元素注入,以及創新手法、策略搭配。
小三通航班搭配旅遊套餐關連性
- 200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