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回收再利用是全球運動,全球能源與資源存量日漸短缺,而其消耗量卻未見緩步,帶來的結果是越來越嚴重的溫室效應。連江縣政府環保局成立五年餘,在全國各縣市環保局中算是資歷甚淺,但卻是不折不扣的資優生,近來因應推動垃圾運台所進行的加強垃圾分類稽查,引起部分軍方及鄉親的怨言,但是站在保護馬祖環境及愛惜地球資源的立場,卻要給他們鼓掌喝采。
馬祖鄉親接受強制資源回收的觀念,是近幾年的事,因此部分人還停留在過去年代的思維,現在更有一部分的人認為資源回收是找麻煩,但是卻不知道資源回收保護環境,早已是舉世同步的行動,英國2005年就曾因為當年資源回收成果未達歐盟標準,而受到歐盟各國的撻伐,而加緊資源回收的進行,在先進國家資源回收是一刻不能鬆懈的。
以這幾個禮拜連江縣環保局垃圾分類加強稽查來說,雖然部分人士因為垃圾分類未做確實,而遭到環保局退回或當場協助其垃圾分類,但是最重要的是原本單趟垃圾車載運一千五百公斤重的垃圾,卻因稽查垃圾量降到九百公斤,這個事實告訴我們,可以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東西,卻因大家平時不在意的丟棄,而增添不該有的垃圾總量。
廚餘回收量的增加更是高達百分之一百五十,許多廚餘大家都隨意丟棄,或是報紙一包,就把它當成一般垃圾。廚餘由於含水份高,且鹽份也高,不適合焚化處理,而若送到掩埋場,將可能造成臭味及滲出水汙染問題,也不合適。另一方面,既然廚餘含有豐富的有機成份,若能回收再利用,不但可減輕垃圾處理壓力,更符合廿一世紀資源永續經營之環保潮流。
當大家隨意指責環保人員時,必須知道大家簡單的分類只是舉手之勞,一部份簡化環保人員終端的處理工作,平時環保人員將資源回收品收回後,在資源回收處理廠中,仍必須更細部的分類,廚餘桶中若隨意將裝置廚餘的塑膠袋丟棄必須增加多少人力的負荷及事後的處理。以塑膠為例,塑膠屬於石化製品,原本於自然界中並不存在,也無法經自然分解後,回歸自然界循環使用,因而造成了所謂的「萬年垃圾」,進行回收工作時,通常將所有的塑膠容器歸為一個大類,資源回收後需要進一步將之細分類為PET、PVC、PE、PP、PS等,才能為後端再生工廠所利用。
因此當大家知道在整個資源回收的流程中,一般民眾負擔的僅是舉手之勞,卻能夠減輕後端環保工作人員的辛勞,更可以珍惜資源,讓有限的資源再利用,這樣的隨手之舉何樂而不為。
環保局近日也開出包括軍方及公家單位等共八張罰單,請民眾勿存僥倖心態,幾個常有堆積垃圾之處,包括中隴、復興橋頭、福澳商會、福澳華光大帝廟及白馬尊王廟前及部分軍方單位,都會派員加強查緝。
隨手資源回收 愛惜馬祖環境
- 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