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垃圾運台作業已啟動,這是推動環保工作的新里程,我們除了對環保部門的突破持予肯定外,大家也要給予配合,如垃圾分類等,並且更要落實減量、回收觀念和行動;同時,在小三通可近性區位下,未來垃圾運往大陸是一個取向。
此間垃圾往外運送處置,這個思考方向是正確,一是地方腹地不大,長遠來看,的確是不適合不斷地再蓋垃圾掩埋場;二來即便是衛生掩埋場,但終究會填滿再建;三是我們垃圾量以人口比例還是少,在處理上容易。
縣府環保局推動垃圾運台,其間過程也是充滿諸多轉折,局長陳秀華的主動、行動力度扮演一個重要角色,從運台最小細節至接收周遭村里的互動,他都以搏感情方式與之溝通,工作精神值得肯定。
這些促成垃圾運送到基隆,不把它留在馬祖的做法,我們要予支持外,最重要的還是要予配合,如垃圾分類等。
環保工作最簡單的也是分類,只是大家太懶,以及嫌麻煩,再來就是自我,總認為不差自己一個,若有這種不配合的觀念和行動,地方環保工作永遠沒有達到澈底共識及行動。
還有減量的工作,每一個人都要落實,同時除了自我以外,還要教導下一代及影響您周邊的每一個人;回收也是如此,多一個東西回收,就少一個保麗龍或製膠東西被埋在馬祖地下一百年都化不掉。
用心,可以把每一件事做好,馬祖環保工作可以做得更精進,許多遊客都說馬祖漂亮、空氣好、環境乾淨,但不可否認,還要再努力,而且可以更好,只要大家有共識,如下水道做得好,台灣遊客都讚歎連國外大城市都比不上我們。
衛生也可以賣觀光的錢,遊客到馬祖,呼吸清新空氣,看到清爽道路,第一個直覺是乾淨,就值回一半票價;環保署環境衛生居民滿意度調查,馬祖第一,這份「自我肯定」,我們不能以此陶醉或滿足,居民仍待努力及精進,尤以街巷道堆積物品、住宅外觀,以及道路營造廠放置建料場地等,均需改善。
馬祖致力發展觀光,做好環保等於觀光成功了一大半,世界各地有很多因為環境優美進而吸引遊客的案例,我們先天的條件有,後天的努力更不能少,期盼在政府引導下,全島軍民共同朝環保模範縣市努力。
垃圾運台後的環保再精進
- 200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