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各界積極爭取努力之下,北竿白沙經陸委會同意成為馬祖繼福澳港之後,第二個對大陸地區的通航口岸,這對馬祖推行小三通而言是一重大的突破,對景氣蕭條的北竿而言,是注入提升經濟活力的一劑強心針。由北檢南出到現在的北檢北出,政府正在努力突破種種的限制與不便,制度開放之初或許會有適應期,期盼在各相關單位努力下,運作很快能上軌道,未來還要繼續爭取相關的人員及設備進駐,讓白沙真正成為常態性質的三通口岸。
地方向陸委會提議將北竿白沙港規劃為兩岸「小三通」通航港埠,獲陸委會同意,縣府交通局日前召開「研議小三通往來正常化實施方案」會議,北竿鄉親期待已久的北檢北出政策,終於塵埃落定。今後,旅客有需求須於客運採北進北出時,可於一個月前以專案方式提出;在貨物部分,可於報關前一日比照南竿模式提出申請,讓聯檢相關單位提前因應。比起過去的地下走私或北檢南出,現在不但是制度的突破,也因為政策的利用刺激了北竿蕭條的景氣。
白沙的三通貨運業是地方重要的經濟命脈,為了爭取開放為三通口岸,地方各界包括縣長、立委、議長及副議長陳貴忠、議員謝承春、北竿鄉公所、代表會等,對於白沙碼頭及北竿裝卸行面臨的困境十分關切,認為北檢北出的政策,影響北竿數十家庭及數百人的生計,多次建議儘速爭取開辦;在兩岸交流朝開放角度的前提下,陸委會順應民意,開放了馬祖第二個通商口岸,雖然目前人員進出採事前專案方式處理,但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員貨物常態的出入關是可以辦得到的。
北竿地區的經濟景氣仰賴機場碼頭,不可諱言,自南竿機場開航以來,北竿經濟逐漸走下坡,如何提振景氣,需要政策利多的配合。白沙成為三通口岸對北竿而言,是直接提升了發展的競爭力,將來三通的觀光遊客或台商,也多了一個進出大陸的選擇,客源因此可能增加,相對也能提升機場的運量,運量提升才能讓班次增加,因為景氣刺激的良性循環,發展的前景與條件會比現在好很多。
新制實施初期由於聯檢人員、X光機等設備不足,在運作方面會有所不便,鄉親要多體諒;交通局也表示,初期均以專案申請方式辦理,未來視需求增加,將朝向通案方式規劃,並把常態運作列為目標,以達到為民服務的宗旨。人民生計是地方永續發展最重要的基礎,不論是政府還是民間,對地方發展要有信心,有些時候要共體時艱,大家扮演不同的角色,目標卻是一致的。
白沙三通口岸朝常態運作努力
- 200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