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年花多少錢在現場的音樂會聆聽上?或是藝文活動(包括舞蹈、戲劇、音樂的付費演出)的欣賞上?在台北這是一項家庭不小的支出,也因此在經濟緊縮時期,家庭減少藝文活動支出費用,相對的影響藝文團體的票房收入。這一點馬祖鄉親是幸運的,這幾年在縣府文化局推動下,相關藝文演出是一年比一年精采、一年比一年豐富多樣化,而馬祖鄉親所需支付的費用卻是零。但正因為不用付費,也讓地區鄉親對於藝文欣賞一直未能充分把握,更遑論尊重表演者。
馬祖地區週日藝文演出頻率頗高,這兩年的假日陶情演出水準亦不低,去年的底細爵士樂團、台北鋼琴三重奏、魔幻魔術劇場、漢霖民俗說唱藝術、黑門山上的劇團及紅瓦民族舞蹈;今年則有魔笛單簧四重奏、台北教育大學教師團、台北愛樂木管五重奏、台北銅管五重奏、飛舞薩克斯風四重奏、野薑花三重奏、春池經典劇團、絃樂四重奏、台南科技大學室內樂團、藍天管樂隊等。再加上名人講座及民俗文物館經常性的舉辦各項文物書畫展出,馬祖人可享受的藝文演出,不在少數。
如果每一場都需付費欣賞,而以一場上千元的門票計算,你知道我們一年可以省下多少錢嗎?但也許因為免費,許多鄉親並不珍惜每一場的演出,在台北的國家兩廳院、國父紀念館、新舞臺等,每一場的表演少則五六百、多則三五千元,多少喜愛藝文表演的人,每年甘願付出費用去欣賞表演者的演出。
今年馬祖的音樂會甚多,介壽堂演出時,表演者慎重其事,但底下的觀眾卻姍姍來遲,有些時候還因為捧場的鄉親實在不夠踴躍,主辦單位為了不浪費演出安排,特別邀請阿兵哥前來欣賞。而有些時候,則是婆婆媽媽帶著尚在牙牙學語的小朋友到音樂會,自己穿著拖鞋,小朋友不懂事的吵鬧奔走玩耍,有些人則大喇喇的講起手機,這些都是極不禮貌的行為,對於表演者跟觀眾都是不尊重的。
孰不知表演者的一場演出需要平日經過多少的訓練與磨練,在表演前夕,一再地彩排,鋼琴或樂器的一再調整,這些都是為了在表演的當下,給予欣賞者最精采的演出。因此觀眾也必須對於表演者的嚴謹態度給予相對的尊重。
音樂會或藝文表演有其一定的禮儀存在,不因為活動移至離島而有所差異,在兩廳院欣賞演出,即使不盛裝出席,也要衣著整齊、不喧嘩、不飲食、不講手機、不竊竊私語、準時到場,如非必要請勿於演出時離開座位,這些都是基本禮貌。當大家前往欣賞時,保持基本禮儀,對於表演者表示尊重外,更是給予我們下一代重要的身教。
台灣國際新象文教基金會創辦人許博允在接受天下雜誌訪問時,曾說過早年台灣藝術欣賞的基礎不夠,引進各項高水平的演出,就像「在水泥地上播種」,但他也直言,水泥地下不也是肥沃的泥土?所以要持續的撒種,更要敲開水泥地,期待開花結果。今天地方政府也是秉持,鼓勵民眾欣賞藝文活動的立場,維持不收費的現狀,但我們期待對於藝文活動的欣賞,馬祖鄉親要把握,更要具備一定的禮儀,如此一來,才不枉表演者的慎重演出。
做一個有水準的藝文活動觀眾
- 200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