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旅行社難為,馬祖旅行社更難為,在地方開放觀光大門以來,因受限外、內在條件,辛苦經營,未來唯有台馬、兩馬間交通便捷,出入方便,客源流量增加,才有生存空間。
兩馬小三通往返,因票價一直無法下降,民眾咸認為偏高,或許旅行社代辦受理船票成為第一窗口,可能使得旅客誤為旅行社附加代辦費用較多;其實,旅行社一個人頭只收來回作業二百多元的代辦費用,地方旅行社同業認為,費用透明,他們完全酌收代辦。
按目前往返費用二千五百元,船票二千元,五百元是兩馬港埠清潔費要付掉一半以上,剩下是旅行社代辦證件登記、送入大陸及連繫、安排等。
旅客的心情,我們也可以理解,認為船票應該由船公司自行辦理,他們可以省掉這些費用,而向地方及交通部門提出反映,感覺較不合理,認為船公司應該要有這項服務。還有,民眾認為,現在都是自由行,沒有所謂行程安排。
以目前旅客流量,是台商、大陸配偶居多,除寒暑假或連續假,以及進香、交流等活動,在地旅客較多、大團外,平常的流量只有十分之一,的確也常出現在地人的個位數。
台商及大陸配偶往返,必須空、海兩棲,在行程上充滿變數,遇有天霧或班機不正常,打亂了他們的時間及行程,同時,機位安排必須靠旅行社調配,不然,這趟中轉之行困難重重。
旅行社經營艱辛,業者也只能打平過日子,台馬遊團除了淡季冷清外,天氣狀況也是他們每天最苦的時光,行程調動、機位安排,常常是折騰人仰馬翻。
除了外在條件受限外,內在的消費條件,因地方物價較高,在車輛、食宿上的安排,地方旅行業的空間也壓越縮越來越小。
在小三通初期,大陸遊團行程多由在地旅行社安排,如今,班期固定,加上大家也熟悉動線狀況,現今大都是自行安排或由福州當地旅行社辦理,對地方旅行業來說,都是空間的縮小。
我們可以理解,地方行業情況特殊,經營有它的困難度,大家也都瞭然於胸,希望在這等待海、空交通改善期,以穩健步伐,辛苦地下去;顧客的反映及需求,也視為一種良性回饋,為未來的運作及經營累積更多的經驗與價值。
地方旅遊條件尚待突圍 旅行業難為
- 200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