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開航 三通之路更寬廣

  • 2008-11-01
 在各界的齊心努力之下,北竿白沙爭取開放為馬祖對大陸通航的第二個港口,先貨再人是政策的主要方向,現階段有關貨運方面已經開始運作,漸漸的也上了軌道;接下來要趕在明年元月開放人的出入關,到那時候才算是達到目標。在政策的開放前提下,我們應從振興經濟及開闢市場的角度看白沙通航大陸的政策,對地區而言,多一個口岸總是多一項選擇,也是多一份競爭力,各界應樂觀其成。
 白沙的三通貨運業是地方重要的經濟命脈,為了爭取開放為三通口岸,地方各界包括縣長、立委、議長及副議長陳貴忠、議員謝承春、北竿鄉公所、代表會等,對於白沙碼頭及北竿裝卸行面臨的困境十分關切,認為北檢北出的政策,影響北竿數十家庭及數百人的生計,多次建議儘速爭取開辦,本次定期大會開議首日,議員謝承春再次大聲疾呼,加快腳步。
 除了現階段立即面臨的生計問題外,我們更應該要從長遠的角度看三通口岸增加的效益問題。地方經濟的發展必須要許多主、客觀因素配合,人貨流通的動力才是經濟振興的強心針。
 日前,港務機關針對明年元月即將開放的人員三通進行入出關動線的規劃,以現有的港埠規模進行運用,是可以應付短時間三通業務的需求,雖然這並不是長久之計,但可以從運作的過程中,了解市場需求及是否有成長的空間,若明年開辦是項業務之後,搭配中三通的人潮出入,旅客的成長量到了一定的階段,更流暢及寬廣的動線,以及設施再來檢討改進。
 由於白沙並非馬祖第一個對大陸通航的口岸,所以實施開放三通政策的初期在人的方面以專案取代通案是過度時期的作法,未來要設法成為像福澳港一樣的常態性措施是需要時間的,當然最重要的是客源的多與少。
 在市場逐步朝開放的角度來看,未來兩岸之間的交流勢必會擴大,現階段的交流限於「兩馬之間」,前陣子地區有民眾認為推黃岐航線更有競爭力,但這條航線目前所面臨的諸多問題需要克服,包括大陸方面的態度。我們知道,兩岸各大城市對於爭取直飛或直航的航點無不全力以赴,大家搶破頭的原因無非是為了吸引人潮與錢潮,但最終需要看競爭力,因為開放後的市場,自有一套去蕪存菁的機制,白沙爭取開放對大陸三通在政策上是有很大的意義,實質的運作需要各界繼續的努力。
 據報導,大陸黃岐到連江的高速道路正在開闢,白沙到黃岐的航線不論是人、貨都是前景可期的,我們期待白沙的開航可以讓馬祖對大陸三通之路更加寬廣,也能為地方永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