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軍管時期「禮貌的馬祖」口號、標語,到現今觀光全開「友善的島嶼」的訴求,今昔相比,只是對象不同,而禮貌的必要性是不會改變的;現今,我們除了提倡人人有禮貌外,而且要從小做起,學校、家庭都有必要教導孩子,對未來做人處事都是加分。
過去的禮貌運動倡導,大家直覺是軍管威權時期,對軍方長官的敬禮、問好,內心上充滿排斥,或許是教育方式不對,或者是環境背景所致。現今友善島嶼的提倡,主要是旅遊大門打開,外地遊客踏入,大家給予友善眼神、微笑,讓遊客感受溫馨、友好。
我們常以民風淳樸、夜不閉戶自豪,但不敢以親切微笑、問候來訪者,建立友善旅遊島的招牌自居,問題出在長期較封密的社會環境;大家雖不會對遊客不友善,但也不會給予微笑或熱心給予指引。
大家在討論觀光發展時,不外乎是交通的瓶頸,卻甚少注意友善的建立,以及給予遊客深刻感受。
微笑,是最低成本的旅遊開發,郤是最高效益獲得。現今,旅遊學者、專家也都在探討除以在地化特色,做為國際觀光座標外,友善與否,更是吸引遊客的最大活性元素之一。
我們認為,觀光部門如何在倡導友善旅遊島嶼的活動方面,也可再次著力,透過宣導或教育方式,讓鄉親感受禮貌對觀光加分的作用。再者,孩子教導更是重要,從小培養,對見到遊客給予問好或以微笑相對。一位民眾說,他在往返莒光的交通船上,看到遊客都會跟他問候,對遊客而言,感覺會不一樣。還有,各服務行業包括空、陸及餐飲、飯店業,更要在禮貌、友善服務部份再加強。
人人都是觀光服務員,這種氣氛形成,當然需要時間,只要大家都有心,相信馬祖是友善第一名的旅遊島嶼,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禮貌的馬祖 觀光的座標
- 200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