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祖高中因宿舍管理問題引發軒然大波,校方已依規定,將違規的住校生予以退宿處分,這是很合常理的處置,我們支持校方的做法,畢竟守法觀念要從小建立起,學生家長也該認同,也更不該讓關說、走後門等不良社會風氣,進入乾淨的校園,讓學生誤以為有事找人說說,就可以解決問題,其造成的後遺症及社會負面觀感,絕不是校方寬容讓步,讓學生住宿就可比擬打消的。
據了解,此次事件發生在今年十月十五日的午夜,馬祖中學五位男同學違反住宿規定,經由二位女同學開門進入女生宿舍,一個多小時後離去;十多天後校方經學生投訴及調閱當晚的錄影帶,證實確有此事後,並要求七位當事人提出說明,學生們表示只是「純聊天」,校方也接受了這樣的說辭,並依規定將七位學生予以退宿。
此事爆發出來之後,引起支持與反對雙方不小的論戰,支持者認為要以法為根基,反對者是希望能再給學生一次機會,其實兩邊都有理,但在非常時期、非常地點,確實該採非常手段,可由下列二點來論述:
第一就是「非常時期」,國中、高中階段正是人格養成期,在此時期階段,不該讓他認為,犯了錯,只要訴諸其他手段,即可獲得寬恕與原諒,甚至可當做沒發生過一樣,這是絕對不能允許其發生的,不然學生的心態將會相當的不健全,甚至產生偏差行為。
第二點為「非常地點」,高中時期正值青春期,雖對異性充滿好奇,但也該以禮為重,瓜田李下之嫌更該懂得迴避,且宿舍規定白紙黑字寫得很清楚,違法此規範就是退宿,說輕是不輕、說重也不重,可說相當適切,畢竟這些學生們絕對知道自己此行為已違反規定,但他們還是甘冒大不諱,上演一場「勇闖女生宿舍」的道德禁忌戲碼,不論其動機為何,但不對就是不對,明知而故犯的學生們,也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才不負教育中不斷宏揚的負責理念。
在台灣,發生此類事件,可能根本不會有人有異議,但馬祖確實環境不同,且據聞這些學生都是來自離島的學生,所以家長擔心其遭退宿後將無處可去,部分人士也認為退宿無法解決問題,此擔心出自父母心,確實無可厚非。但我們認為,退宿處分確實無法澈底解決問題,但不退宿,肯定會產生更大的問題,像守規矩的學生權益及安全要由誰來保證,所以校方除退宿之外,也必須要有更積極作為,加強宿舍管理,才能讓大家肯定,而非質疑是宿舍管理不當以致發生此事件,也可研究一下設定取消處罰的期限,建議至少是一學期;而遭處分的學生們,可以趁這次機會好好檢討自己,相信馬中宿舍的同學們,還是很歡迎你們回去的。
守法觀念 在教育界更該堅持
- 20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