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優質運動環境,滿足民眾運動需求

  • 2008-11-14
 馬祖近年來逐漸建構適當的運動環境,提供鄉親下班運動、舉辦競技的好去處,體委會此次大力補助多項設施改善,更大大鼓舞民眾追求優質運動環境的需求。馬祖有好山好水,因此極適合走路或健行等活動,但有些運動是必須要在適當的運動場所方能進行,像是網球、籃球、足球、壘球等。政府建構優質適當運動,以滿足民眾運動需求,絕對是必須且急迫的事項。
 由於社會急速變遷,科技快速發展,現代社會生活型態產生變化,生活與工作所帶來的壓力,生活方式靜態化使人體活動機會減少,這些現代社會衍生現象,造成民眾體能與健康狀況亮起紅燈。近年來,醫學的研究指出,經由規律運動強化健康體能,可有效預防慢性疾病發生,提升國民生命品質。
 依據體委會96年公布調查研究顯示,國人有22.4﹪是無運動者,57.4﹪屬不規律運動者,其中無運動者,有50.1﹪表示沒有時間,工作太累佔17.7﹪,懶得運動佔17.1﹪,如何指導民眾時時運動、處處運動,提升國民健康意識,保障身心障礙者運動權益,降低參與運動結構上的障礙,養成民眾規律的運動習慣,成為該會施政重要課題。
 先進國家對運動場館的規劃與興建,均不遺餘力。西德政府推動的振興體育十年黃金計畫、日本政府的振興體育方案-社會體育設備理想標準及法國政府公布的運動與社會教育設備計畫中,均訂定有關運動設備的標準,可知先進國家係藉由廣建運動場館,以充分提供民眾運動場所,提升國家競技運動水準及國民體能。馬祖人歷經過去追求溫飽的歲月,現在所得提高,在衛生醫療環境都追求進步的同時,打造健康基礎的運動環境也不當忽略。
 目前各鄉最缺乏運動場所的該屬於莒光鄉,前次離島運動會期間體委會戴主委在馬祖開會時,柯玉官鄉長曾提及興建多功能運動場,應該是有極大必要性,並不是有空地就能運動。想來,可以在球場暢快的打籃球、網球、羽球等各項球類競技,不但可以訓練該鄉運動人才,提供鄉親休閒好去處外,更是健康促進的絕對必要。
 馬祖興建運動場的土地並不容易找到,但可以朝向興建開放式運動公園及(社區型)簡易運動設施(如簡易籃球場、羽球場、體適能設施等),使運動休閒環境更具方便性及普及性,以提高鄉親參與運動、健全身心發展之意願。另外,改善現有運動場館,使運動場館更具功能性及標準化,以培養優秀運動選手。總之,打造全縣運動好風氣,除了鼓勵運動外,提供優質的運動環境,也是地方政府必要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