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竿機場可營造成為台商中轉熱點

  • 2008-11-17
 北竿機場已獲民航局支持,將於年底進行近程改善,完成後可將能見度標準降低到八百公尺,有效飛航率提升到九成以上,對地區空中交通大有助益;我們認為,北竿有較穩定的空中交通,加上日後爭取到黃岐航線,把單程時間控制在九十分鐘內,就可形成一條媲美「金廈一條龍」的海空航路,吸引台商旅客中轉,成為福州一帶台商往返兩岸的首選,進而帶動北竿的海陸空運輸及觀光相關產業,是個值得努力的方向。
 小三通已經走了七年,但不便的空中交通、漫長的海上顛簸,不僅讓台商是望之卻步,鄉親走起來也很不順暢,使得「兩馬」這些年來的表現,雖然今年已有明顯成長,但在「金廈」小三通連年高溫對照下是相形失色,也成為中央、地方民代的箭靶。
 檢視兩馬小三通不振的原因,可發現問題還在交通,金廈以便捷的海空交通遙遙領先,而兩馬這七年是慢慢的走,海、空路是漸漸朝班次便利、容量擴大前進,雖然方向正確,但對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台商來說,當然還是選擇穩定便捷的金門,這些年來已變成習慣;而兩馬今年在班次增加後有點起色,也漸漸受到福州一帶台商的重視,搭乘人數比去年同一時期呈現倍增,顯示兩馬還是有其市場及潛力。
 所以,我們要全力爭取空中交通改善,此次民航局已確定先進行北竿機場的近程改善,地方各界應擺脫地域觀念、樂觀其成,畢竟比現況更便捷的空中交通,對馬祖地區整體都有利。
 而台商對於兩馬航線的非難,除了空中交通之外,就是要在海上顛簸九十分鐘的痛苦,風平浪靜還好,可以沿途欣賞海河美景,遇到東北季風季節或颱風前後,強勁的海上風浪往往整得旅客暈頭轉向,搭過一次就視搭船為畏途,而且船票支出所費不貲;冬季免不了,人為能做的就是縮短海上航程,所以爭取最近的北竿—黃岐航線確實有其必要,不需要替換船隻就可縮短航程到只需三十分鐘,也可降低票價,所欠缺的只是中央的許可及對岸相關人員、設施的進駐及聯外道路改善。
 我們可以預見,只要台北—北竿—黃岐這條線可以打通,地方政府就可全力將此線營造成台商中轉新熱線,確實作法包括空中航班增加及優惠措施,吸引省錢台商搭乘、穩定北竿至黃岐海上航班的便利性等,吸引台商全部改走北竿的同時,既可減少現存台商佔走鄉親機位的問題,又可活絡北竿的空、陸、海三客運,帶動經濟再次起飛,是可以一試的方向。
 面對大三通衝擊,在空中直航尚未確定當下,馬祖小三通的未來要以便捷及便宜來吸引台商及遊客,而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儘快完成機場改善、爭取黃岐新航線以減少成本,希望能做成政策決定列入下次兩岸會談建議,馬祖才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