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公共工程推動的過程中,會勘是在所難免,有事前完善的規劃就能減少事後會勘的次數,會勘是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不是件壞事,但會勘必須要結果,也就是在整個過程中參與者要有決策的能力與層級,否則頻繁的會勘只會造成工作的延宕。
地區因應各項民生基礎建設與發展,各種大大小小工程不斷的推出,不論是大是小,從規劃到落實,可能出現數次的會勘與協調,之所以要如此做,目的是希望建設的結果能更貼近民意的真正需求。一個好的工程規劃從構想概念到落實完工,過程必須要十分嚴謹,綜觀地區歷年的工程,能夠真正做到施工中無會勘記錄的少之又少,其原因是事前的規劃欠完善。
以最近北竿白沙村的管線及道路工程為例,之所以會產生現在為人詬病的事實,是因為設計乃至於施工無法有效整合,各項工程包商之間的施工介面不夠清楚所致,因此會有多次的會勘,我們希望會勘能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工程能順利完成。另一方面,要落實會勘的效果,參與會勘的人員、單位要齊全,層級要適當,所做成的結論才更容易落實。
再以日前交通局針對行動電話基地台共構的南北竿現勘為例,業者全部要到,決定的點必須要所有業者認同,縣府主管機關為交通局,負責的局長到場,會勘較容易下結論,又有地方各鄉的首長、民代,有了足夠的參與層級,落實的速度會加快。
馬祖自實施地方自治以來,中央的各項建設經費挹注,讓各島的民生基礎建設陸續完備,近年來更配合觀光發展,大力推動觀光景點的建設開發,建設為馬祖帶來了希望,卻也不能忽略了建設可能附加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在觀光區推動建設,事前的規劃與施工的管控更形重要;最令人關注的是交通動線、村莊巷道、聚落保存區、風景區等,不能年年有工程,如果無法避免,也要盡可能避開旅遊旺季。
這些年來,馬祖的大小建設造就了地區發展的新希望,政府的公共建設在某方面而言,是對民間景氣有刺激作用,更是一種信心指標,一個有發展的地方,必要的建設是難免的。地區目前有多項重大工程陸續推動中,這些建設對未來發展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要設法縮短建設時程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我們期望任何工程要有事前完善的規劃,慎選顧問公司,減少事後頻繁的會勘,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行動會勘 規劃落實
- 200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