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人才返鄉投入地方特色產業

  • 2008-11-30
 馬祖的永續發展,重要關鍵在於是否能做到促進在地化發展。一個具有能動性的生態系,其成員應該多元豐富、其生產消費應能自給自足、其生活應該充滿人情溫暖。同時,必須創造多樣的就業機會,讓在地的年輕人留下來,讓旅外的遊子能夠返鄉,如此才能促進在地化發展,也才符合永續發展的課題。
 特色生產,或許是馬祖面對經濟發展時可以思考的方向。特色生產在於由在地的地理、物產和文化特殊條件中,研發出較具競爭力的產品,爭取市場或售予遊客。地方特色產業要能突顯地方特質,必然是與地方文化的發展緊緊相扣的,以地方文化的獨特性為基底,創造出新的產業內容。政府如何有效地引導其發展,是政策上的挑戰。
 地方特色產業,不論其規模或屬性,其發展的過程涉及資金外,對於民間部門而言,最主要的障礙往往在於知識與創意的缺乏。以社區民宿的發展經驗為例,籌措到資金來做必要的建設與購置設備後,接著則是如何將地方特色有效地轉化為饒富風味的住宿經驗。這兩者都是非常真實的挑戰,唯有具備這兩項條件並跨過質與量的門檻,才有機會啟動社區民宿產業。
 鼓勵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政策,乃是期望在公部門的引導下,民間的產業部門能夠蓬勃發展起來,近年來若干部會累積了一定的執行經驗。但是,不可諱言,不論鄉鎮或社區,要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必須有具備創意發展能力的人才,在城鄉嚴重傾斜的當前社會,這類人才都集中於大都會,造成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嚴重受限,這是政策必須面對的關鍵課題。
 產業的發展以人為核心要素,要求創意的在地特色產業,尤其倚賴有創意的經營者。所以,如何創造好的就業條件將在地成長的年輕人力拉住,減少向城市繼續流動;另一方面,進一步吸引外流至城市的遊子,鼓勵其返鄉生活工作,是馬祖追求永續發展過程中不能不重視的課題。
 人才是地方活力的根源,近年來的政策經驗證明了留住人才的可能性以及效益,但值得進一步注意的是,人力政策需有適當的在地團體作為窗口,亦即,人才的資助看似政策的重點,但更關鍵的其實是在地承擔計畫的團體。在地必須有能夠成熟運作的團體,才能有效規劃在地的人力運用方式,結合社區營造的精神,讓初期受資助的人力,在工作上有適當的引導學習,在情感上也有鄉親的支持,才能真正在土地上生根茁壯,達到政策目標。
 總而言之,人才是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核心因素,但如何吸引人才、加以培育、支持創業,在政策擬定與執行上應視之為一項社會工程,細緻地加以規劃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