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黃岐航線從不改變

  • 2008-12-03
 開黃岐航線,在小三通大門開啟之後,地方政府及民意也都一直在爭取;雖然,這個球是在對岸手上,我們還是再呼籲福州方面把餅做大,不然,在兩岸空運及海上直航班固定成局,兩馬航線將會由溫轉冷。
 這七年來,地方府會在與福州對談或各種會談上,一再提出黃岐航線,不過,對岸仍認為諸多設施、作業等待配合、解決。其實,問題在於對岸認知、觀念及看法上,設施、作業都不是關鍵,要做很多可以解決。
 不開這條航線,在設施、作業上的問題,是說缺乏完整的碼頭設施,以及海關聯檢作業調配需要協商等,非單一福州方面可做決定。
 碼頭設施可以做增添、改善,並不是大困難,同時,目前黃岐到福州的陸上交通已經很方便,不像過去顛簸;聯檢作業對岸相關也可以透過專案協調成立一個聯檢小組;再者,這七年來要改善,早就可以完成。
 我們反觀廈門,除現有和平碼頭之外,廈門五通碼頭啟用後,距金門航程只要十五分鐘,將是兩岸「藍色公路」,比現今金廈航程更縮減一半時間,極具發展潛力,所以,福州再不開放黃岐港,將失去更多的利基。
 黃岐與馬祖的航線,從過去至現在,都是雙方往返最多、最近的航線,從南竿福澳至黃岐約八至九海浬,航程在半小時左右可到達,再由黃岐坐車至福州現在大約一個半小時,要比現今馬尾的時間,海上減少一小時以上。
 馬祖、黃岐航線開闢,雙方之間的距離拉近,交通工具也多了選擇,除了大船之外,小白船也具機動性,加班或班次都可達靈活之功能。我們希望對岸福建省把小三通餅做大,繼泉州之後,兩馬之間再開黃岐港為口岸,至少先做兩馬副港之用,以平衡兩門先開、兩馬先行之原則。
 兩岸大門越開越大是必然的,廈金、兩馬必須在自己區位上運用較優勢的區塊進行規劃。當然,單靠我們一方也拍不響,期待福州等相關把佈局拉大,黃岐開港,不致於造成馬尾利基流失,應該從共存共榮方向思考,兩者相輔相成,一為正港、二為副港,這樣一加一大於二。
 北竿白沙開放為馬祖對大陸人、貨通航的第二個港口,在政策開放前提下,我們應從振興經濟及開闢市場的角度看白沙通航大陸的政策,對地區而言,多一個口岸總是多一項選擇,也是多一份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