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通之路看觀光版圖延伸之道

  • 2009-01-03
 相隔一甲子,馬祖到黃岐這條有歷史的古航道再次開通,雖然這次是配合專案探親所做的臨時性開放措施,但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在兩岸人民共同努力之下,黃岐有可能成為正式開放三通的港口。海上距離大幅的縮短,亦即所謂的兩岸一日生活圈型態可望形成,不論是「兩馬」還是「雙連」,我們彼此要以觀光版圖延伸的角度,看待進一步的交流與開放,未來馬祖是大陸旅遊的延伸,大陸福建也可以是金馬旅遊的版圖,這樣更能增加旅遊多元的競爭力。
 大三通的時代到來是必然的,我們小三通必須運用條件、優勢之處,做策略性的規劃,如半小時航程的一日遊,延伸至黃岐變成馬祖遊動線的一個點,台灣團到馬祖也可在一天之內到大陸,相對的,馬祖也能成為福建旅遊的一個新景點,相較於福建沿海眾多小島,金馬有其歷史上的區位,在觀光效益上是有前景的。目前地方政府大力爭取所謂的兩馬距離最近航線,它背後所隱藏的最大意義,是有效的提升競爭力,這個競爭力來自於航程與舒適性的改變,這一點也是勢之所趨,期望兩岸都能有所體認。
 黃岐還是有它的區位優勢,將來黃岐至馬尾的國道支線完成,到福州也只要三、四十分鐘路程的話,這條祖先走的路又將鋪起。黃岐港能不能順利開港?能不能有所謂的競爭力?從黃岐到福州的陸上交通是很重要的關鍵,海上的困難已經克服,路上的問題要解決更簡單,相信只要有心去推,不需要太久的時間,兩馬最近距離航線就會形成。
 綜觀現行的觀光路線及旅遊的策略運用,如何增加多元性與降低成本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現在兩岸的交流已經邁入所謂的大三通時代,競爭力是成敗的最大關鍵,市場自有去蕪存菁的機制,即使我們有許多人為因素的介入,但大原則及大方向是不會輕易改變的。隨著兩岸互動熱絡,金馬小三通的路線也將活絡,而兩岸大三通已經來臨,馬祖區位優勢在那裡?各界要尋找有利定位及發展契機,沒有創意就沒有機會,提升整體競爭力才是永續生存之道;馬祖三天兩夜若能加入大陸的一個景點,價值就會提升。近年來大陸地區大力推廣省際旅遊,福建省正積極爭取內陸省份旅遊人口,把金馬納入福建旅遊的點,這是互惠互利的思維與作為。
 新的一年開始,展望2009,兩岸在全球經濟大海嘯的襲擊下,希望經由更密切的合作,來達到互利的目的,不論是透過什麼樣的管道溝通,期盼大家能拋開歷史的包袱,在新的一年,以更具創意與前瞻性的作為開啟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