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健康消費觀念才是正途

  • 2009-01-19
 政府的春節大紅包,振興經濟消費券昨天正式發放,地區民眾在領這些「類現金」時,應該會開始盤算這些錢要怎麼花?心早不知飛到哪裡去,相較於台灣許多飢寒交迫的人來說,馬祖地區民眾可說已是得天獨厚,許多土財主動輒幾千萬的存款,此三千六百元真的只是錦上添花,但有錢不肯花,正是現在經濟停滯的最大關鍵,即使存款利率已經降到百分之一開頭,但還是無動於衷,所以地區的富有者們應響應馬總統、劉院長的主動刺激消費精神,培養正確消費觀念,多消費、多活絡地方經濟,別再當死板的守財奴。
 中央政府為刺激經濟,特別發放八百億的消費券,但這筆預先支用的「錢」,確實也是未來逃不掉的債務,「債留子孫」已難免,只希望今年經濟成長率好看一些,所以花起來真的不用太高興。
 畢竟人們因不景氣而減少消費,零售業等小型服務業是首當其衝,因為零售業只要業績差,就會出現大量庫存,甚至導致短期流動性風險,造成租金、利息、人事成本的壓力,於是不可避免的出現裁員,甚或倒閉。所以希望限期使用的消費券,在經濟不景氣的未來三、四季,以消費穩住零售業市況和服務業就業,在經濟寒冬中少幾間企業破產倒閉,少一些家庭受失業的折磨。
 對於政府此次發放消費券的美意,相信絕大多數的民眾都已經體會,就是「痛快的花下去吧」!畢竟現在經濟不景氣,大家能省則省,沒東西可省就成貧窮一族,甚至淪為遊民,其情可憫;其實正如監察院王院長所說,台灣真正需要這三千六過活的人並不多,只是太多有錢人捨不得花錢,甚至為德不卒罷了。
 而對中產小康民眾來說,平日省吃儉用才能有點積蓄,現在能有筆額外、臨時的錢可用,自然是激勵了大家的消費意願,畢竟經濟不景氣時的一塊錢,能帶給人們的滿足感,自然會比經濟景氣時的一塊錢來得強烈的多,這也就是政府透過消費券這種短期措施的原因之一;而且嚴格來說,很少人會「珍惜」消費券,就是不會花在刀口上,而會去滿足一時口腹或物慾,在「撿到不花白不花」的心理作用下,也確實能達到短期刺激經濟的目的。
 我們要呼籲,消費券絕對不是萬靈丹,只能暫時的緩和經濟衰退症狀,至於國家中長期的經濟發展,還是有賴國際景氣的復甦、常規的正確政策,以及健康的理財觀念及消費態度;而富足的地區民眾,現在也該為促進經濟盡點責任,揚棄守財舊觀念,該買則買、當花則花,這是平時就該有的處世原則,而不是等這三千六進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