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港區綠、美化的急迫性

  • 2009-02-06
 馬祖近年來推動觀光立縣,許多政策的走向都朝向觀光思考,但檢視這兩天,每天都有近兩千人出入的福澳港港區,除了灰濛濛的天氣外,再配上一片灰色水泥牆的景觀,港區除了淒冷的感覺外,別無其他。港區的改變其實並不困難,它目前的行政效率一流,數百人的通關可以在半小時內完成,只要花些心思,讓整體景觀綠、美化規劃完善,馬祖港區絕對可以為馬祖觀光加分不少。
 觀光的感受來自四周圍的環境,在規劃觀光藍圖時,必須以外來觀光客的眼光來規劃馬祖,搭機而來第一印象在機場,坐船而來第一印象在碼頭,南竿機場是新蓋機場,各項建設及動線尚稱可,但福澳碼頭號稱國內商港及小三通的國際港口,其實整體建設令人不甚滿意。
 舉一個國外例子來說,觀光勝地的夏威夷,只要一下檀香山國際機場,立即就有度假的氛圍,高聳的椰子樹、碧海藍天的景致,機場設施更是令人感動,機場整體外觀都以木材施做,沒有高大圍牆,機場內部就像小小休憩中心一般;而國內近來改變的也不少,以台東機場為例,幾年前經過改建的機場,已經完全不同以往,展現台東熱情的後山氣氛。
 這兩天由於機場關場因素,每天都有千人以上進出碼頭,認真看看等船的眾生相,由於遊客中心擠不下,其他人只好擠到外面抽菸,等待開船的時間到來,每個人都是匆匆忙忙、眉頭深鎖,只想快點離開,相信沒有一個來往旅客對於福澳碼頭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
 福澳碼頭其實工作人員非常辛苦,每天必須服務的旅客絕對超過機場,但面對著等船不耐煩的旅客,連賣票小姐的臉色都好不起來,究其原因就是碼頭所營造的氣氛使然,無法讓等待的人放鬆,整個港區空間沒有任何「美」的因素,灰色的建築物,加上白色牆壁的漁會,在論推動觀光的第一步就大打折扣了。
 有沒有想過,現在飽受稱讚的福清步道景觀,如果可以延伸到碼頭港區,是否整體景觀就會截然不同,木頭步道、夜間燈光、植物綠化等,誰說碼頭一定要冷冰冰,美麗輕鬆的氛圍,能夠讓每一個路過馬祖的旅客留下深刻印象,港邊一杯咖啡也許就讓他對馬祖整個改觀了。
 馬祖力推觀光立縣,擔任重要門面的港區絕對不能忽視,進入馬祖的第一印象在它,離開馬祖最後的印象也在它,重要性不言而明。馬祖的建設必須邁入另一個階段,建設不是有就好,我們還需要它精緻美好,當政府力推郵電大樓、辦公大樓等動輒數億的建物外,其實可以先花點心思把觀光門面打理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