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今年元月份「兩馬」航線旅客量突破一萬人次;其中一月二十五日至三十一日通行旅客288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72%。儘管兩岸已經邁進大三通直航,但如果能善用地理位置的優勢、及早預見兩岸發展的脈絡,兩馬小三通的航線不但不會黯淡,甚至藉著同時具備大小三通的體質,走出另一番全新境界。
去年七月開放擴大小三通政策後,同時開放兩岸直航包機,但是,小三通人次仍不受影響,兩馬的旅客量只有增沒有少。因為直航的開放,看似已無商機;但是,觀察今年春節兩馬小三通的流量,小三通仍有其後續發展的可能。馬祖要發展成功,主要依賴觀光以及小三通的客群,而其發展還是必須維繫於港口及其機場建設,不然,呼喊再多的陸客來台或是陸客前往馬祖旅遊都是空談。
還記得,兩岸小三通開始時,台灣旅客笑大陸碼頭的簡陋,如今,對岸努力不僅頻頻增加小三通口岸,其建設規模更是不斷超越。因此,小三通若要與大三通競爭,軟硬體增建已經是刻不容緩課題,有待公部門提出更宏觀之規劃。
此外,台馬空中交通的品質,絕對主宰著兩馬小三通興衰的關鍵因素。現今馬祖雖有兩座機場,但是整體條件並不完善,時常受天候影響而關場或取消班次。小三通路線的延伸,主要依賴空中航線的載運量多寡及是否正常順暢;這幾年,兩馬小三通的旅客流量雖然是逐年增加,但是不能不承認,欠完善的空中航線,也一定程度延遲了兩馬小三通大幅起飛的時程。
大三通直航後,福建與台灣的海上客運航線也已經在醞釀中。做為馬尾與基隆之間的第三地,馬祖在海峽兩岸間的海上運輸發展上,亦有樞紐的功能,甚至借力使力,搭上大三通的啟動蓬勃,進一步改善提升馬祖對外的海上交通進步。
推動「小三通」主要目的,就是促進金馬地區之建設與發展,同時照顧金門、馬祖民眾的生活需求,藉由開放與大陸地區航運、人員、貨品、金融、郵政等雙向往來,促進金馬地區的經濟繁榮。馬祖與大陸福建在地理上連為一體,經濟、社會、人文等方面之發展幾乎不可分割,透過「大小三通」政策走向和公私部門的創意與合作,相信對馬祖未來發展帶來正面的幫助,面對新的局勢與變化,馬祖應以樂觀、進取的態度因應,並明確地掌握自己前進的方向。
從小三通尋找馬祖發展契機
- 2009-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