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遊的吃、住是兩件大事,也是遊團時一個旅遊區塊品質及經驗感受的評價標準。地方旅遊餐之開發,仍待精進及建立,為馬祖旅遊事業發展樹立特色品牌。
遊客的心情是放鬆的,到馬祖除了帶他們看山看海之外,對在地小吃風味及特色,也是他們所在乎的,反而對住的設施不是完全在意,因為他們知道外島沒有星級飯店,只要舒適、衛生的基本標準達到,大家都可以接受。
由於台馬空運交通票價偏高,遊團的費用的確難以壓低,也相對地壓縮餐飲支出;初期民間旅遊餐一桌是二千元,八至十道菜,包括飲料、水果。
平情而論,以一桌十人的二千元旅遊餐,不要說求風味,光是配菜都是困難,民間餐廳意願不高也是事實,同時,量也不大,一、二桌實在是利潤有限。如果量大而固定,可以在以量取價,問題是客源有問題,餐廳風味菜材料也有問題。
我們建議有兩種做法,第一步要將中餐菜色減盤,減為四菜一湯,所謂的梅花餐,這四道菜均為在地特色,或是再搭配小碟如紫菜涼拌、蝦皮等。
現代人吃東西,不求大魚大肉,只希望有特色、可口及特殊風味。如農家菜沒有什麼大菜,除土雞外,其他都是菇、蔬菜、豆腐,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讚不絕口。所以,馬祖在地特色的旅遊風味餐,沒有必要端上八道、十道的一般菜餚混合,不但不可口,而且量少,遊客吃得並不回味。尤其,中餐以簡單、可口為主,如酒糟炒飯、老酒燉黃魚(隻數增加)、鹹肉燉豆腐、時蔬青菜、鹹餅夾炒蛋、蚵及魚丸湯或外加龜粿,量多一些,旅客也會吃得開心。
以山隴一家餛飩、家常麵,除早餐外,中午也是不少遊客首選的中餐之外。
至於,第二步的做法,晚餐風味餐則可採精緻口味,盤數可增加,但也不求滿桌擺滿,以在地風味為主;一般人總認為要大菜才能上桌,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對的,只要有特色、風味,就算一道不到百元成本的菜餚也是招牌菜。再者,可提供團遊選擇加菜自費做法,十人一人出一百,十人一千,加出二道美味大餐。
我們希望旅遊業者與民間餐飲業共同配合,做好馬祖旅遊風味餐,為地方觀光加分,也為自己未來營運多一份收入。
旅遊風味餐不求量要求質
- 200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