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本次馬祖各地元宵活動,陣頭、遶境相當盛大,且眾多旅台鄉親返回,更添熱鬧,不過從活動中,也能發現許多廟宇各自為政的現象,不論是人力、物力或財力都略顯浪費,而時間也難以集中運用。對這個現象,應可提出改進意見。
首先,宗教慶典花費的人力、金錢、時間都相當可觀,如果能集中運用,肯定事半功倍。長期觀察地方廟宇活動的人士舉例,同主神的廟宇可以聯合舉行遶境,甚至不同廟宇,有相同的神明,也可聯合祈福、遶境,所謂「聯合」,應可從時間統一做起,進而可討論神轎等法具共出(包括孩仔、保長公等服飾),甚至人力共享,資金共享,不過這就牽涉比較細節的規範了。
結合各廟資源,關鍵還是在團結各廟宇委員會,馬祖地區雖然鄰里關係濃厚,但是各村與各村之間,還是略有隔閡,據多位耆老表示,馬祖有部分居民,還是會以甲村人、乙村人自稱,甚至全島、全馬祖的事務,都還秉持自村的觀點,對協助外村,考量外村需求仍抱持疑慮,這點也反映在不同村落廟宇委員會的溝通上。當然隨著時代的演進,以及縣府、地方軍民的融洽,這等門戶之見已逐漸消失於無形了,不過據了解還有一定影響力。
因此,我們建議以縣府或各鄉公所為統籌,邀集各廟宇委員會商討慶典的人力、物力及財力整合,整併時程也可以討論。由傳統上強而有力的機關居中協調,各廟宇委員會出席者均為重要幹部,在此前提下形成的共識較為大眾所接受,如各廟有特殊需求及不同看法,也可當場提出討論。雖然提供平台不等於形成共識,但是提供各廟領導交流的機會,往往是促進溝通、問題明朗化的開始。
世界各國面對國際問題,也經常運用平台進行溝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乃至於亞太經濟交流合作會議均是溝通管道,各國當然會堅持自身的立場,但也經常透過國際性組織等平台取得默契;各種利益、需求及觀點取得平衡。
同樣地,各廟宇委員會在公開的平台上討論,不代表喪失自己的立場,相反地,還能透過堅持與妥協,取得本來沒有的資源,獲得本來沒有的觀念,更有助於自身立場的實現,當然,我們更希望各廟委會能和衷共濟,集中火力辦好聯合慶典。這就需要大家放下成見,傾聽別人的聲音了。
此外,影響各廟宇合作的潛在因素是金錢,如果要合辦慶典,各廟可能會挪出一部份資金共同運用;此時一套健全的理、監事機制便不可或缺了。
我們認為,應該參考現有的民、商法制,以公司董事會的方式決定金錢運用,才能使各廟委會在透明、公正的用錢規則下合作。
集中火力 辦場轟轟烈烈的慶典
- 200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