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是無情的,出海撈捕作業辛苦而危險,所以安全是第一要務,除風浪情況精準瞭解外,船隻狀況也要掌握得宜;同時,自行救難設施如救生衣物、手機等備齊,還有自我基本訓練如潛水、救生等更要加強,做好一切防備。
生命不可開玩笑,地方意外事件發生率高,幾乎都與海難有關;打漁人當然辛苦,但不能完全以個人經驗,或是浪大有魚而去冒險,若發生意外,對家庭、社會都是傷害及成本付出。
昨天海象不佳,莒光海域傳兩起漁船突發狀況,所幸都沒事脫險。上午,其中一艘漁船絞纜,船長自行下水潛入船底切除絞纜而脫困。
地方漁場資源豐富,但海流、暗礁還是危險,一直以來海難事件是漁民家屬心中的恐懼。我們呼籲漁民,一切要以安全為第一考量,夜間及海象不佳時,避免出海,寧願流失漁獲,也不要失去生命。
海上風浪狀況掌握,現在很容易取得資訊,除漁民本身經驗外,各種訊息來源很多,風浪、海象應都很清楚,不能以可以撐過或勉強而行,這都是危險變數。
再者,船隻狀況如動力、機械等,平時都要加以維修,出海前也要細心檢查,地方有句俗話:「小心,駛萬年船」。
出門也好,出海也好,準備好工作,就不會有狀況,出海或去山上走路,都要帶一台手機,雖只是一台手機,卻是救命的大利器。過去海難事件,也因一台手機撥打而救回。其他,如船上救生衣、物品都不可缺,不能因省略或認為麻煩而不備齊,等到用時,才知它的可貴。
海上變數大,自我救生及排除困難的訓練也要加強,如潛水就是一項很重要技能,漁船不少是絞纜,大家都是靠兩棲部隊解危,如果在岸邊或海象好時,比較沒有問題,但在外海加上風浪大,再等救援,或又有暗礁無法靠近時,那才麻煩。
海上問題發生,多以人為因素居高,當然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導致海難,非事先可以預防,但是能夠小心謹慎,不做無謂的冒險,問題便能減到最低。輪船也好、漁船也罷,發生事故多因機械臨時故障,或風浪強勁而起,所以要加強機械保養,更要密切注意氣候變化,以今天先進科技,機械在正常的情況下不易損壞,氣象預報也很準確,遵照航行機制就有安全保障,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海難發生對當事人和其家庭以及社會,造成嚴重傷害,大家還是以「小心駛萬年船」為記。
小心駛萬年船
- 200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