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赴台旅遊中繼站 馬祖到底要積極參與還是摒除在外?

  • 2009-03-06
 「臺馬輪中轉陸客赴台」一事在網路引起一些討論,多數都以地方政府犧牲地方鄉親權益發表高見,雖然各有各的見解,但實際提出解決方案的人付之闕如。大陸國家旅遊局邵琪偉日前來到台灣,釋出善意的表示,將有積極措施推動陸客赴台旅遊,而在直航班機未見成熟之際,才讓小三通有可趁之機,但沒有人知道這個短暫曙光有多長時間。
 馬祖機場關場,臺馬輪又不能配合,馬祖是不是只好在這個短暫的曙光中,大聲跟大陸觀光客說拜託別來。
 這個政策引發討論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事出突然讓人覺得地方政府黑箱作業,沒有給予任何討論空間,而若試辦週二搭載陸客政策出來前,可以在一到二週前就開始大幅宣導,讓有意錯開行程的鄉親,可以有選擇的餘地,也許就不會引發如此的反彈聲浪,因此地方政府在政策執行上,確有可議之處。
 大家都說要改善交通,吸引觀光客前來馬祖,增加馬祖商家商機,但大陸客佔了臺馬輪的位置就群起反攻,若以東引鄉親的立場來看,稍可理解,因為他們對外交通主要是靠臺馬輪,但平常霧季遊客就少,到底一週一天臺馬輪搭載陸客會有多嚴重的影響,跟在爭取陸客觀光人潮的比重中,似乎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其實多數人的憂心是把問題放大來看,像是釋出兩百五十個位置,只剩一百三十四個,馬祖鄉親又要跟觀光客搶之類的話語,但是在平常時候,臺馬輪根本載不滿一百人,因此這個憂心就是萬一飛機關場,又萬一觀光客很多,那自己搭不上怎麼辦?若堅持上述這樣思維,馬祖其實就不要大張推動觀光之旗,落人笑柄。站在一個執政者的角度,就是既要推動觀光又要保障鄉親權益,因此才會有折衷的方案出現。以二百五十個位置為上限,在航修日前一天避免影響第二天航班等,都是相關單位思考在影響最小下所做出的決定。
 大三通即將來臨,現在可以說是尷尬期間的小三通春天,因為直航班機無法消耗大陸方面示好的增加陸客遊台量,才有小三通分一杯羹的機會,每個人都知道海峽號要直航福州基隆港,又知道福州長樂機場要直飛松山機場,因此這個春天不但可能短暫,也可能雷聲大雨點小。
 據報導指出,北京方面正推動國營企業組團遊台灣,浙江方面則積極透過金廈小三通遊台,這些不斷出現的報導顯示,現在旅遊的熱潮是官方炒出來的,可以維繫多久?不知,但大陸人口及旅遊市場的龐大,則是所有推動觀光人眼中的寶。
 按照比例來看,會透過馬祖赴台的人數已經是九牛中的一毛,但回程只要多滯留一天,就會帶動觀光商機,在這短暫的小三通春天中,馬祖到底是要完全摒除在外,還是應該想辦法找出因應之道,應該有更理性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