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馬祖」成為新聞的焦點

  • 2009-03-19
 近期登山好手李小石攜帶媽祖神像挑戰聖母峰,成為國內新聞的焦點,在曝光的同時,也將「媽祖在馬祖」的意涵推廣出去;我們除了要為李先生和他的夥伴祝福,也希望縣府能運用各種時機,發揮各種創意,「製造」媒體感興趣的消息,以不費吹灰之力,將馬祖的好推廣出去。
 李小石挑戰聖母峰的作為,本來只是一位登山家的壯舉,但多了媽祖神像,新聞性就大增;因為對許多記者而言,爬山背一座媽祖像是一件新鮮的事,可能有更深的涵義,於是紛紛挖掘,想知道背著神像的理由。
 這點,恐怕是花大錢開記者會,推廣產品卻效果有限的某些單位所始料未及的。
 對於新聞記者而言,所追求的是新鮮、驚奇、名人權貴與影響力大的等等消息。不是一通知記者,記者就會來,許多公關教材指出,要吸引媒體,最重要的是消息本身具有新聞價值。
 什麼是新聞價值呢?資深的記者與新聞學者眾說紛紜,但回歸實務面,凡讀者喜歡知道,或值得知道的消息,便有新聞價值。所以,一個消息之所以被選擇,最重要的可能是它能說服記者:「寫我吧!閱聽人看了一定喜歡。」如果編輯與總編大人也有共識,那消息曝光的機率就大。
 前年,觀察一個失敗的記者會,主辦單位歸因於附近有元首級人物出沒,吸引記者目光,但可能有其它因素,導致記者們選擇元首,而不選擇記者會。此記者會為推動某縣市觀光,該縣市政府官員出席,暢談當地名產、名勝,據少數前往現場的記者朋友們指出,廣告性質稍重,且重要性不高。一個成功的廣告反而能夠吸引記者上門,之所以小貓兩三隻,可能還是消息引不起記者興趣。
 我們說,會引起記者興趣的消息,是記者憑新聞專業認為閱聽人會感興趣(或值得關注)的消息;脫離這個原則,引起話題的機率就不高。當然記者的判斷偶爾會失焦的,很多名垂青史的新聞,往往是從各種無趣、不顯著的線索拼湊而成的。近期某招待所上報紙頭條就是證明。不過,公關業者或政府新聞人員發布消息,仍應從記者、閱聽人的角度出發。
 縣府新聞人才濟濟,我們也對其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