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利署的支持規劃之下,倡議多年的北水南運日前正式開始實施,雖然只是應急,但這四萬噸的水卻代表著馬祖各島資源有效整合的深層意義。馬祖地小島散,居民不過萬人,大家共同生活在資源相對於台灣本島是缺乏的離島,資源整合及物盡其用是天經地義的,我們沒有分裂的本錢,不論是各項資源及建設的規劃,政府要設法做到公平,任何建設要以全馬祖共同的利益出發,四鄉五島唇齒相依,不能再分彼此。
馬祖地區緊急運水計畫原本並沒有把北竿納入,當地方政府向水利署提報計畫時,水利署官員認為緊急運水要先以縣內的資源整合調度為優先,若縣內無法供應時,再考慮由台灣運進,當然在由北竿運水的過程中,要以北竿不缺水為最大原則。在這樣的規劃之下,第一階段以四萬噸為基準,就是要保留足夠的存水,北竿多餘的水能夠透過船運送到缺水的南竿,又不影響北竿的供水,這種縣內資源有效運用的規劃自然會獲得外界的支持,有了這一步,將來若南竿要到台灣甚至是大陸運水,正當性才會更加足夠,到時候中央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在解決燃眉之急的用水問題之際,我們認為,北水南運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縣內資源的有效運用及整合是十分重要的施政作為,馬祖地小島散人口不多,不論是水電、民生、交通各項資源都十分有限,如果自己人都不顧,更何況需要多數的中央支援。對地方而言,四鄉五島都是手心手背的肉,建設經費固然有所謂的輕重緩急,但儘可能的做到公平是可期的,特別是在資源有限的馬祖,更要做到善用資源的目標。
以馬祖的交通改善為例,我們大家致力爭取機場的改善擴建,目的是要解決全馬祖對外的交通問題,希望經由交通的改善,讓便捷的交通帶來更多消費的人潮,馬祖才會有生計,有生計才能長住馬祖,政府的存在才有意義與立場。這是有效資源發揮極限的進一步解讀,與北水南運是相同的道理,北竿民眾沒有反對就是這個理由。
馬祖列島各島有各島的優勢與特色,政府在國土規劃利用的同時要認清這項事實,而民眾要放棄所謂的本位主義與地域心態,則向外爭取任何建設經費的立場會更加堅定。水資源的運用與分配,只是馬祖諸多問題的一小部份,期盼未來馬祖不論是政府或民眾都要有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不分彼此。
北水南運的多重意義
- 2009-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