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地球日 生活力行減碳節能

  • 2009-04-19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已成為全球響應的環境節日。近年來,溫室效應問題造成全球暖化的現象已經普遍為科學家所接受,全球各地市井小民也因為全球暖化所引起的氣候變遷,而遭遇到各種前所未有的環境災害。因此,這幾年來世界地球日主題都與氣候變遷、全球暖化脫不了關係。地球日雖然僅有一天,但這一天全球環保人士都齊聲呼籲全球公民關心環境危機,並將危機感轉化為具體而正向的行動。
 國際地球日組織將2009年地球日的主題定為「綠色世代」,籲請全球不分男女老少、職業、種族,一起加入環保行動行列,共同保護我們的未來與地球。國內的環保團體將從4月22日的地球日至6月5日的世界環境日,將單日的活動延續為地球月,呼籲身為地球的一份子,我們應該對環境負責、對地球友善。另外,環保署也宣布節能減碳十大無悔措施的「村里簽署評比活動」起跑,廣邀民眾共同參與節能減碳行動。環保署建置了「清淨家園顧厝邊綠色生活網」(簡稱綠網),並舉辦「節能無悔,牽手減碳」抽獎及評選活動。民眾只要上網申請帳號建立個人部落格,並於網站簽署十大無悔措施、登錄所屬組織(團體部落格)、每月登錄「生活型態檢核表」或分享「日常生活節能減碳創意小撇步」,促使全民經常上網分享節能減碳的相關經驗,對地球環境影響深遠。
 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規模的擴大,全球環境狀況在過去30年裡持續惡化。世界地球日活動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響應地球日,每個人應該從自身每一天的食衣住行育樂做起:例如多吃自然粗糙的食物,少吃加工精緻食品。減少購用飲料,市售飲料不是鐵鋁罐裝就是鋁箔包或塑膠瓶,製造與販售過程耗費能源,用完丟棄造成垃圾。選用自然材質的衣服,破舊之後,可以轉做其他用途,對環境的傷害較少。節約用電,不但可以減少消耗地球有限的資源,更可節省家庭電費支出。走路是最方便又少副作用的運動,多走路、多爬樓梯、多運動,減少對能源的消耗及空氣的汙染,您就是最佳的環保人。到大自然尋幽訪勝,自備簡餐、茶水、望遠鏡和照相機,除了精簡取鏡、拍攝美麗的畫面外,什麼都不取;留下健康的足跡外,什麼都不留,並把垃圾帶回家,以便將美麗的自然風光留給後代子孫共享。
 響應世界地球日,環保工作並非僅在地球日當天才做,而是要隨時隨地做好環保愛地球的相關工作,比如現在所推動的「資源回收」、「垃圾不落地」政策都需要民眾的積極配合。此外,在家庭中多落實環保,比如隨手自備購物袋、少用免洗餐具、節約能源等,大家養成隨時隨地做環保的的習慣,才是愛地球的真正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