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好生意,商家自己也要努力

  • 2009-04-30
 公教福利品業務,地區民眾及公教人員、商家各有不同意見;不過在爭議的背後,隱藏營站受歡迎的事實;據了解,國軍福利站有議價能力強、通路等優勢,進貨價格能夠壓低,商品售價也較地區雜貨店便宜,地方民眾趨之若鶩;但與其要求營站不與民爭利,不如從商家本身的經營觀念與店內環境等開始改革。
 事實上,縣商會一方面傳達業界心聲,一方面也持續勸導地區商家改革,從服務品質到店內清潔、陳列與照明等,應使顧客耳目一新,生意才會持續上門。
 經濟部近年也輔導地區建立「負責任商店」,從店舖的改善、店面公共空間的規劃到服務品質、廣宣行銷等層面,協助商店轉型,從傳統、幽暗的小店,變身明亮、清爽且服務多元、細膩的商店,口碑遍及海內外。
 輔導、診斷持續進行。不過仍有許多觀光客表示應積極辦理,有少數雜貨店,據遊客反映販售過期商品,服務態度也需要強化,店面清潔與商品魅力本身均需要改進。當然,目前在地人口及外來人潮不多,民間過大投資也是風險。
 縣商會也坦承,商家自己要努力,有些商店已有不錯的成果,例如部分業者加盟7-Eleven,引進其商品與管理技術,創造明亮、整齊的店面與舒適的環境,其服務多元、細緻也頗受好評。馬港與清水多家簡餐店也投下重金改善裝潢,營造高雅、閒適的氣氛,搭配服務與菜色,獲得地方軍公教等青睞。商會表示,售價不一定是重點,服務與店面氣氛才是吸引客人的關鍵。
 成功的案例也有擺在眼前。陸續有店面投入上述改革,均獲得顧客的肯定;惟仍有少數商家顧慮短期成本,裹足不前。我們認為,多種的多收,少種的少收,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好生意是每一戶商家的期盼,但是成果除了靠政府資源,自己也要付出。沒有錯,好生意不見得會因為改革服務品質而來,也不見得會因為店面明亮而來,但是讓自己的店面一成不變,要流失多少客源?被競爭者奪取多少機會?商家們宜審慎評估。
 生意,就是生出好的主意,我們期待地方業者將來在交通改善後,隨著遊客增加,有穩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