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委員年度巡查特別安排前往高登做視察,且不論這個行程的動機為何,但透過監院委員的造訪,特別是以觀光考察為名,我們認為,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是,高登不再是神秘的前線島嶼。近年來,爭取開放高登觀光成為新的話題,軍方的態度當然是成敗的關鍵,但要高登做局部的開放,碼頭的基礎設施要先改善,這對島上駐軍運補作業安全也有保障;不論是國防部還是觀光主管部門交通部,都要以國土總體運用開發的角度來看高登開發案。
觀光發展朝多元方向是最重要的目標,能夠善用在地資源才是重點,全面擴張北竿及馬祖的觀光版圖是爭取高登開放的思考前提。戰地特色是馬祖觀光資源中重要的一塊,台灣觀光客甚至是大陸觀光客,都會對戰地有興趣,現在馬祖能看到坑道、碉堡、大砲,如果再加上到最前線的高登一探究竟,戰地觀光的號召力就更強了。特別是高登島附近又有多處燕鷗保護區,將來行程要做結合,馬祖觀光海上導覽這個區塊可以豐富整個行程。
任何一個地方要開發、要發展,對外交通要先改善,高登因長期由駐軍守備,基礎設施不足,尤其是最重要的碼頭,遊客最直接使用且最重視的安全問題必須要先解決。
此次監委利用來馬巡察空檔時間安排前往高登,我們更期盼兩位監委在回台之後,能將高登開放觀光這個議題傳達到國防部與交通部等單位,甚至是行政院及總統府,要透過監委的實際造訪,讓國人知道馬祖最前線這個小島還有國軍在駐守,他們的生活與軍品的補給是如何的困難?如果能夠從改善官兵入出島安全與便利的角度,以及發展觀光的立場同時出發,高登建設與開放就更有價值。
高登與北竿最近的對口港是橋仔,所以站在觀光版圖延伸的角度看,從橋仔出發,結合大、小坵,再到高登,乃至於附近的無人島礁燕鷗保護區,這個區域正是目前馬祖觀光的一塊缺口,要設法補足。
金馬外島與大陸實施小三通之後,軍事色彩為之淡化,繼而發展觀光業,經過多年努力,已經奠定觀光產業基礎,現今金馬民眾固然依舊希望國軍駐守,但是沒有過去那麼強烈,甚至有「金馬非軍事區」倡議,但這種倡議尚未經過民意的討論,也不太可能得到多數鄉親的支持。在大環境改變之下,我們認為適度的開放高登與國軍的戰備應不致有太大的影響,高登的戰備與觀光不但可以共存,甚至是相輔相成。兩岸的局勢在變,我們不認為高登撤軍對現況會有幫助,有軍人的地方,觀光才更生動,只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適當的管制工作,高登會為馬祖觀光加分的。
高登開放指日可待 配套措施要及早因應
- 2009-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