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母親節,海內外的地區青年會致贈禮物,甚至郵購商品遠寄至家中,表達對母親的感謝,溫情可見一斑。但此時送禮畢竟有商業色彩,要紀念這個節日,愛護母親與女性,還是要回到它原始的意義。
母親節據史學家研究,有複雜的宗教和歷史背景,但最為人所知的還是二十世紀初,美國的安娜女士所提倡。經過她的奔走,母親節不僅成為法定節日,還影響了美國傳統,每到這一天,全國上下,上至總統、下至參議員、州長、百姓都要佩戴白色康乃馨,這樣的風氣也傳到台灣。
但是,她晚年卻呼籲取消這個節日。因為,母親節在她眼中已成為商人牟利的工具,甚至有美國人用母親節義賣替戰爭籌款,從她的後悔中,我們應該有什麼省思?
商人牟利實為生存,本無可厚非,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須認清母親節的本質。我們佩戴康乃馨,不只是為了裝飾,而是為了紀念母親的辛勞,我們送母親禮物,並不足以回報,反而證明在她的付出下,自己的卑微。
在男女平權的今天,許多母親也成為職場的關鍵角色,正如後來提倡母親節的組織所說,我們紀念的已經不只是母親,而是每一位替社會犧牲、奉獻的女性。她們用愛澆灌了家庭與社會,用行動維持了家庭、公司,甚至使它更發達。
因此,我們到了這一天不能只為送禮而送禮,還要思想母親與周邊的女性對我們的貢獻,不論是情感的付出,或物質上、行為上的照顧。有人說,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個偉大的女人;我們更要說,每個人背後除了男性的付出,更有女性的呵護。如果我們被這些付出所感動,能夠回報的自然要更多。不只要送禮,平時就應該多關懷、諒解,以友善、尊重的態度溝通,才算完全了解母親節的意義。
愛與尊敬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 2009-05-07